阅读历史 |

八百七十五章 政事堂(2 / 2)

加入书签

吕惠卿点点头道:“章度之乃大才,当年他改青苗法,前日他制定的交引之法,无一不是典章详备,谋虑深远。”

“那日他私下与我,眼下富室高官之辈,食利为之尽也,朝野之负担一日重似一日,无论如何革之,亦难去其利。而下层之百姓,役重穷困,一旦走投无路,便会落草甚至官逼民反。所以朝廷变法,也唯有小康温饱之家能收敛些钱财,这样又于心何忍?”

“实话言之他所谋所虑比我深远,见事透彻,故这也是官家看重他的地方。但是……”

吕惠卿话说到这里突然一转道:“不仅如此,其实我与度之是同乡,多年来相处还是可以,他日我晋宰相未必不能给他一席之地,可他既开口保了曾子宣,那我便容不得他了。”

吕升卿,吕温卿知道这就是政治之残酷。

吕升卿立即落井下石道:“曾子宣有意去三司使之职,若是他走了怕是由章度之兼之,那便大事不妙了。”

吕惠卿道:“对,不可让章度之入三司。”

中书位于文德殿以西。

在宋朝中书为中书门下简称,并非原先唐朝的中书省之意。

政事堂便在中书之内。

章越抵至政事堂,以往宰相可以骑马直入政事堂,但王安石去年乘马入宫被殴后,再也无宰相或官员乘马入宫了。

政事堂便是两府商量办公的场所,在政事堂后则是各相公们视事的本厅。

仁宗皇帝当年不许官员在非会议时,随便入中书找宰相们议事,不过这个规矩根本执行不下去。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