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一千二十七章 积小胜为大胜(1 / 2)

加入书签

从庆历新政的韩琦,欧阳修,到如今的韩绛,章越二人,仿佛一切事过了一个轮回般。

三十余年前,就是在这个天章阁内,时任参知政事范仲淹,枢密副使富弼二人在烛台下,相互商量联名写下了《答手诏条陈十事》上奏仁宗皇帝,定下了庆历新政政治纲领和基调。

这当然是读书人口耳相传,称颂着范仲淹,富弼秉烛夜书的场景。

但当时的具体情况是仁宗皇帝催促甚急,范仲淹,富弼回奏《看到此内容,说明本书不支持电脑观看,你用手机打开继续阅读》,尧舜禹汤,后来儒家出了个孔子,道统便到士大夫的手里去了。」

「从此以后,乱子也便多了,大臣

动辄批评朝纲,人心不古。陛下且记住,名器不可授人。」

官家道:「太后,【国是】儿子还握着,开天章阁是让韩绛,章越献策,最后用不用还在朕!」

高太后道:「韩绛是个厚道长者,章越是明白人,他们比王安石,范仲淹都更知分寸。但知分寸归知分寸,范仲淹,王安石变法,遇到吕夷简,司马光的反对,这二人皆是能臣,称之圣贤也不为过。」

「司马光言‘古之天地有异于今乎?古之万物有异于今乎?古人之性情有异于今乎",我以为此乃天地之至论。」

「官家若要治天下,还是要用司马光,吕公着。」

官家道:「太后,你又提这一句话,朕当年用王安石,便是喜他大刀阔斧一般,破除了这些。」

高太后叹息道:「且由着你去折腾。」

官家又喝了一口茶汤,凝眉看着茶汤变换的茶色。

「陛下,韩绛,章越二人已是书就。」

官家闻言动容,眉飞色舞地道:「这么快。」

「立即召两府大臣,不,召两制以上大臣往天章阁!」

片刻官家率王?,冯京,元绛等两府,两制以上大臣一并赶至天章阁。

早闻天子重开天章阁消息,满朝文武都是听说了。

一行紫袍重臣随着天子登阁。

但见阁中章越,韩绛左右面立,官家则道:「两位卿家辛苦了。」

韩绛,章越皆道:「臣等浅陋,误承圣问,迫于日晷,仓促书至。尽大臣事君之义,冒昧粗有所陈。」

官家笑道:「天章阁中,三代先帝御容瞩目之下,何陋之有!」

但见韩绛章越所书的札子,正呈于三代先帝御像。这等绝世文章自是请先帝先行‘过目"。

官家率大臣三拜过三代先帝后心底默念道,列祖列宗庇佑我大宋,降下神策,助我赵宋富国强兵,致天下太平。

官家诚心诚意地如此叩拜,章越,韩绛见天子如此都是有所触动。

至于其他官员们则是将信将疑。

之后由王?上前取卷呈给御座上的官家御览。

官家急不可待地浏览

你看到的内容中间可能有缺失,请退出阅读模式,或者刷新页面试试。

幸福来敲门提醒您:本章未完,点下一页继续阅读。

通过借着解决西夏之事,从外部压力推动向内部推动变法。

讲道理一万遍,都不如撞南墙一次,这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道理。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