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千三十六章 农妇和牛两更合一更(1 / 2)
元丰元年四月。
晨曦落在宣德门外的御街上,从御门行来一座宝车,二三十人扈从左右。
宝车里坐着的是中书户房检正蔡京,他正看着天街上的景色,目光穿透了天街上的芸芸百姓,一等临驾于众生之上的感觉油然而出。
如今蔡京作为中书门下户房检正权势赫赫,对于功名心极重,抱负极高的他而言,实在是一个绝佳的舞台。
宝车行过天街大半,来到一处官衙处停下,蔡《看到此内容,说明本书不支持电脑观看,你用手机打开继续阅读》,若免去五等户的免役钱,那么敢问相公这吏禄从何而出?”
蔡京又起身道:“如今岁增吏禄四十一万三千四百余缗,监司诸州六十八万九千八百余缗,合起来不过是一百一十万,而朝廷一年收一千八百万贯役钱,减去五等户役钱何谈吏禄减少呢?”
蔡京继续道:“我听说募役法推行至今,北方反对得厉害,但南方却不甚反对。”
“主要的原因就是南方百姓富庶,只要能免去朝廷庸上加庸百姓就觉得方便。”
“而北方百姓本就穷苦,五等户要缴助役钱及二成至五成不等的免役宽剩钱,无疑使贫者更贫。”
“其中陕西苦甚,因为陕西本就在对西夏作战的前线,乡兵本就要服兵役,十分疲惫,而是募役法一下,乡兵并不免役还要缴纳助役钱和免役宽剩钱,那就是‘庸上加庸’。故陕西各路要求恢复差役法的声音最大。”
“所以这一次朝廷选了陕西和两浙改革役法!”
面对蔡京,司农寺官员又嗡嗡地说了几句。
这时候章越道:“我说几句。”
下面官员顿时息声,一片寂静。
“仆问一下诸位,何为好的税法?”
“征税必须财产比例征税,而免税或减税则必须按照人头来减税。”
“朝廷征税每个百姓征一百文,对富人而言一百文就是一顿饭,对穷人而言一百文则是一条命。我说个故事给诸位听一听。”
故事是一农妇不小心将农药倒入一袋面粉里但舍不得扔,就把表面一层倒掉,剩下的作了馒头给全家吃。结果丈夫馒头吃得多,丈夫吃死了。
农妇埋了丈夫回来心想馒头面粉多会吃死人,就用面粉包饺子吃,结果女儿吃死了。
农妇悲痛欲绝,心想人吃了有事,牛不会吧。于是她将剩下面粉喂牛吃,结果牛吃死了。
为何农妇无事,因为她自己舍不得吃,将面粉都留给丈夫女儿和牛。
对老百姓而言一袋面粉就是几条人命。
所以按财产征税,不搞人均征税,减税则应该反过来,要按照人头来减税。
人均减去一百文,那就不一样了。
一百文对富人有减等于没减,但对百姓却不同了。
而摊丁入亩就是这样的良法。
章越将民
你看到的内容中间可能有缺失,请退出阅读模式,或者刷新页面试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