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005(1 / 2)
第5章
从酒楼出来已是满天繁星,陈云州和郑深在酒楼门口道别。
随从孔泗拿了一件褐色披风过来披在郑深的肩膀上:“老爷,马车在路边。”
郑深负手望着天空中清冷的星子和拂面的冷风,轻轻摆手:“不用,今日我想走走。”
“是。”孔泗挥手示意车夫县回去,自己则安静地跟在郑深的身后。
郑深沿着庐阳县南北最长的大街??长河街慢慢地走《看到此内容,说明本书不支持电脑观看,你用手机打开继续阅读》,繁加税,这怎么做得出政绩?没政绩怎么升迁?
升迁无望,还有一堆下属讨薪,但凡有点门路的肯定都要跑。
柯九见陈云州久久不说话,还以为是吓到了他,不由在心里叹了口气,这也许就是郑大人的目的吧。
看样子陈大人也呆不了多久。
陈云州没留意到柯九的苦瓜脸,信息量太大,他得花时间消化:“你下去吧,我再看会儿书。”
柯九点点头,默默地退出了书房并关上了门。
陈云州这会儿也没心情看书。这财政问题不解决,恐怕下面的人迟早会向他讨薪。
到时候他恐怕要成为第一个老赖县令了,说出去丢死人。更严重的是长期没钱,这些衙役仆从要么罢工不干了,庐阳县会陷入无治状态,很容易发生动荡和混乱,更有甚者,这些揭不开锅的差役和百姓会揭竿而起。
他放下了《大燕律》,翻看起地方志,了解县衙的运作模式,相关人员的月俸等等。
粗略扫了一遍,陈云州麻了,县衙有好几百人,只有一部分是朝廷拨款发俸禄,还有一部分底层差役需得县令自掏腰包养活。难怪电视里有些县令啥事都管呢,敢情是没钱请人,只能事事亲力亲为。
当然,朝廷也不是完全不管,毕竟县令也只有那么点俸禄,养不起这么多人。
朝廷会批一部分土地给县衙做廨田,不用缴税,可出租也可自种,其所的收益用于县衙的各种开支,其中就包括了底层差役的工食银钱。
庐阳县偏僻,土地不肥沃,地不值钱,所以朝廷很大方,批了四十公顷给县衙做廨田。
现如今他手里最大的资源大概就这四十公顷土地了。这么大面积的土地,若是耕种的作物收成好,养几十号人也不在话下。
陈云州连忙进入脑海中查看拥护值,大半天零零散散涨了一些,加起来现在也就162,距一千还差得远,而且一千也不够,毕竟一斤红薯也就一两个,能顶什么用?
但红薯耐旱,耐贫瘠,适应性强,产量高,是非常适合庐阳县的农作物,若能推广开来,别的不说,至少能让大家填饱肚子。
只是要怎样才能尽快将拥护值刷起来呢?
陈云州想到今天拥护值暴涨的几次经历,要么是百姓喜闻乐见的八卦,要么是涉及自身利益的时候。
你看到的内容中间可能有缺失,请退出阅读模式,或者刷新页面试试。
红叶似火提醒您:本章未完,点下一页继续阅读。
?me,陈大人若问他什么⒄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