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127章 127(1 / 2)

加入书签

三月末,天气逐渐热了起来。

中午,阳光正盛,正阳宫外一群盛装打扮的官宦女眷正排着队,等候着觐见新后。

队伍理除了端庄的妇人,还有好些娇媚的少女,一个个打扮得花枝招展的,格外引人注目。

只是这会儿,她们都跟霜打的茄子一样,焉哒哒的,提不起精神。

因为为了进宫朝贺,她们中很多人辰时就从家里出发了,如今已在正阳宫外等候了一个多时辰《看到此内容,说明本书不支持电脑观看,你用手机打开继续阅读》,百姓听说了朝廷关于奴仆的新规,无不拍手称快,以后就是为了银钱,主家在虐待、打杀他们的时候,多少也得掂量掂量吧。

可这对陈云州来说,仅仅只是开始,彻底废掉卖身契这样不人道的东西才是他的终极目标。

不过当务之急,还是要处理好这些各家放出来的奴仆的去处。总不能朝廷砸了人家的饭碗,却又不给人家寻新的饭碗吧?

对于各州县,这事倒是好办。

因为战乱后,各地人口降了不少,这些人也不愁没去处。陈云州下旨,让各州县官府将无主的土地收归官府,分配给这些重获自由身的奴仆耕种,只需缴纳田赋,不用出田租。但土地归官府所有,不得买卖、转租。

如果这些土地分完了,可鼓励他们出去开荒,开垦的土地归其所有,免除三年的田赋,而且朝廷还将按照人头补助他们一笔银钱,帮助他们安家落户。

而京城权贵云集,攀比之风盛行,大部分人府上奴仆都是超标的。

超额的奴仆人数,每年缴纳的蓄奴金都够再买一个奴仆了,而且每年都还要缴纳,所以对绝大部分家族来说,这笔钱出起来都会很肉痛。

不过上有政策,下有对策,各家都会想办法规避这笔钱。

最常用的是两个法子,一是削减府中人手,二是分家,只要分了家,一个府上就能多出几十个奴仆名额,也就不用再缴钱了。

所以一时间,京城人牙行的生意暴跌,奴仆的价格一降再降。

没办法,出的人多,买的人少。

最后实在没辙,有些家族干脆做人情,去官府解除了奴籍,放奴仆自由,也算是全了主仆一场的情分。

对于这些人的安置,陈云州让乔昆安排人在京郊建了农庄、砖瓦工坊、纺织刺绣工坊等等,专门招募这些大户人家出来的奴仆。

而且工坊中,全部采用全新的雇佣体系。

百姓跟工坊签订劳动合同,替工坊做事,工坊按月发放薪俸给他们。只要没犯大错,工坊不得无故解雇这些百姓,百姓们若不想做了,需提前一个月向管事说明。

此外,工坊还制定了一系列工作制度,比如仿照朝廷,五日一沐休,干得好有奖励,逢年过节会发放奖金等等。

这样相对自由,而且按劳分配的新式劳动关系很快就激发了工匠们

你看到的内容中间可能有缺失,请退出阅读模式,或者刷新页面试试。

红叶似火提醒您:本章未完,点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火。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