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章 请客(1 / 2)
第二日,王宵猎在军中设酒,宴请闾?和董先。自己就要离开洛阳,应该道别才是。
离着天黑还早,闾?和董先到了军中。王宵猎早早迎到,接他们到了帅帐。
分宾主落座,上了茶来。
闾?道:“适才看统领军营,甚是整肃,非其他人可比。在开封城的时候,就有常有人夸赞你治军有方。到了洛阳城里,依然有当日风采。”
王宵猎道:“太尉过眷。治军自该军纪严整,不《看到此内容,说明本书不支持电脑观看,你用手机打开继续阅读》,东西,本就如此。”
闾?和董先两人一起大笑,哪里肯信。
其实事实就是如此,王宵猎说的都是实话。不管多么美味的东西,吃得多了,也就不稀奇了。前世的时候,记得那时的人就是吃得腻了,这些吃食引不起人们兴趣。一说吃得好,必须海鲜,特别是龙虾帝王蟹。龙虾和帝王蟹真那么好吃?新鲜罢了。平常吃食,要么是老味道,要么是那些偏远山区大草原。羊肉要内蒙新疆才正宗,海鲜要海边,要么就是大山里的食材。
世人对于吃,自然有一部分公认好吃的,但真正流行开来,很大的因素还是稀少、以前没见过。
当然还有一个原因。后世有句话,叫北面南食,甚至还有人画了地图。北面南食是有条件的,北方大规模吃面的时间不长。小麦虽然是耐寒植物,是旱地作物,可没有水可是不行。灌溉条件不好的时候产量不高。此时麦的主产区是江淮,因为可以稻麦轮作。北方作物的主流,是粟、黍等旱地作物。北方人跟南方人一样,吃的也是米,不过一个小米,一个大米而已。
同样是吃米,饮食就有相似之处。后世印象中的北方,这个年代其实不是主流。
王宵猎费心费力做这些食物,当然不是为了满足自己的口腹之欲,而是要用来赚钱的。宋朝除了少数几个地方,饮食并不发达。有了新的食物,就活跃了一方经济。
吃到太阳落山,三人酒足饭饱。士卒上了茶来,三个人闲坐聊天。
闾?道:“明天和后天,我就可把五百士卒拨你军来。王统领什么时候出发?”
王宵猎想了想道:“自是越快越好。听邵凌报,王俊蠢蠢欲动,有意汝州。早去一天,就容易保汝州安全。有汝州在手,才可平定地方。汝州是大州,治下县多。”
闾?点头:“如此最好。记住到了地方,首要的是要打通宛洛官道,特别是鲁山关。只要这一路安全,一旦有事,就可以从洛阳南下。还有,朝廷在邓州营造宫室,圣上有意驻陛,不可有丝毫闪失。”
王宵猎叉手称诺。
洛阳南下,有几条道路。最近的当然是走汝州,下鲁山关,到南阳。不过北宋都城在开封,交通线西移,经方城南下的道路重要了许多,鲁山关不似前朝重要。但军事上,这条道路不可小视。
现在汝州境内,除了王俊之外,还有牛
你看到的内容中间可能有缺失,请退出阅读模式,或者刷新页面试试。
安化军提醒您:本章未完,点下一页继续阅读。
过这个时候厨师手艺有限,不过是家常做法,不能跟后世的名菜比。不过此时烹饪手法简单,突然来这么几个菜,着实惊艳。闾?和董先两人不住喝酒,不住吃菜,都满意无比。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