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窑工(1 / 2)
何挺穿着短衣,卷着裤腿,赤着脚,蹲在一块大石上。手中捏着一个野菜团子,咬一大口,吃得美滋滋的。凉风从山上吹下来,带走热气,不知多么舒服。
段八郎从远处过来,远远地就叫道:“何大哥,知州派人来了!正在那边讲知州钧旨,我们速速去听!今后如何安置,只知州怎么说!”
何挺鼓着嘴嚼着菜团子,不耐烦地道:“能如何安置?现在天下大乱,没个安身立命的地方,哪个能有办法!不必去听《看到此内容,说明本书不支持电脑观看,你用手机打开继续阅读》,要善射,你们先想一想自己有没有那个本事!你们将来做什么,不是现在说定的。可能有人会做工,有人种地,也有的入军,都要将来再看!现在最要紧的,是瓷窑不开工了,不能够饿死人!”
听了这话,就有人道:“若只是如此,在这里发粮不就好了?何必录名字?”
杨审道:“粮食是从天上掉下来的?你们有手有脚,做事情才有粮吃!只想着吃白食,世间有这么好的事情!好了,不愿意的,就不要来录名字,随便你们做什么!但是,只有录了名字,愿意听从知州安排的,才会有粮食发!我们的粮食,也不是捡来的!”
下面的人听了,在那里议论纷纷,一时间说什么的都有。
这里的人多是窑工,不是农民,思想与农民不同。当然,他们也不是后世的工人,工作有些像,思想却大不相同。与后世的工人相比,这些人多了些流民思想。
宋朝与前代不同,基不限制民间人口流动,自然也就多了许多流民思想。好的方面,这些人向往自由,追寻富贵,富有开拓精神。不好的方面,好逸恶劳,不守法令,不像农民好管。不过这些人大多身强力壮,有物质刺激,干活也卖力。只是对他们来说,不给钱的精神刺激不太好使。
王宵猎对这些的安排,是根据个人条件和个人愿望,可以选择做工、做农民和参军,没有特殊原因不强制。他们有手有脚,还有力气,只要组织起来,这个时代怎么可能饿肚子?
讨论了一会,就有人走到一边的案前,登记自己名字。有人带头,很多人都围了过去。
何挺道:“这个官人,话也说得不清楚。到底要我们做什么,最后也没个准信。眼看秋天,金兵就要来了,若是让我们入军,可是危险!”
段八郎点头:“这话不错。刚才有人问了几次,这官人也不敢说死!”
黄同元道:“你们两个痴人!这人是知州派来的,又不是知州,说了又有什么用?不说死,才知道现在知州并没有打定主意,多想没有用处!”
何挺道:“如此说,你是要过去录名字?”
黄同元道:“家里无粮,不录名字怎么办?跟你一样,天天吃野菜?”
说完,拽开大步去了。
何挺看看段八郎,从怀里摸出菜团。看了一会,叹口气:“说的也是。现在我们饭都没有的
你看到的内容中间可能有缺失,请退出阅读模式,或者刷新页面试试。
安化军提醒您:本章未完,点下一页继续阅读。
胜仗,朝廷派回来守家乡。这便安心了。既是汝州人,怎么会不管我们这些乡人?”
何挺道:“以前官员都回避,不许回乡任职。怎么新知州就派回家乡了?”
黄元同不屑地道:“以前是以前,现在是现在。金人南来,许多事情都不一样了。旁边河南府,现在的知府还不是伊阳人翟相公?我们汝州,自然也是一样。”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