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65章 守住邓州(2 / 2)

加入书签

想了想,王宵猎道:“此事不能拖下去。杨进出鲁山关,兵不过千余,走到邓州,便有近万。乘他立足未稳,当立即攻击。如若不然,让他再如鸣皋山一样,聚起数万兵马,事情可就难说了。”

众将一起称是。

王宵猎道:“今天你们回去早些安歇,明日平明造饭,出城决战!对了,下午的时候,你们都到州衙来,我们商量一下战事。”

这是王宵猎的习惯,每次战前,都要与属下仔细商量。一是集思广益,二是让每一个人都清楚明白自己的任务,不要做执行机器。

几个人告辞出去。王宵猎才觉得头脑清醒了些。想起谭兖的举动,还是觉得不可思议。

没多时,就有人来报,张均几人求见。

让几人进来。王宵猎道:“昨天我们进城,你因何不来见我?”

张均叉手:“末将前来求见来着。只是知州饮酒,而后便犯了酒病,只好等到今天。”

王宵猎叹了口气:“知邓州的谭兖早有预谋,要赚我进城,他好弃城逃路。若早得你的消息,我也好早做准备,不必如此被动。”

张均叉手道:“末将在邓州一个多月,早知这个谭兖不是做大事的!本想来提醒知州,可恨那厮做了手脚《看到此内容,说明本书不支持电脑观看,你用手机打开继续阅读》,兖,眼界未免也太小了些!罢了,我想不明白他为什么这么做,那就不想了!从此以后,谭兖不再是邓州的知州,不要再提这个人了!”

众人一起叉手称是。

王宵猎确实想不明白。谭兖一个小吏,机缘巧合之下成了邓州这样一个大州的知州,怎么会这么轻易放弃了?哪怕没有野心,也应该努力试一试。守城成功,以后前途不可限量。哪怕最后失败了,有手下兵马保护,保住自己的性命总是不难。

实际上,乱世之中,谭兖这种人才是最常见的。没有国家的强力组织,政治体系崩溃,大部分人面对战争,都会选择逃跑。只不过历史上留下名字的,是那些英勇抵抗的英雄们。这种人物,根本就不配记载在史书上面。谭兖在历史上的事迹,也正是把其他人赚进城里替自己守城,自己一走了之。此后就消失在了历史的长河里。不过历史上被谭兖骗进城的人,是王俊,已经被王宵猎消灭了。

王宵猎不再想谭兖的事情。抬头道:“谭兖走了,邓州城不能丢!城外的杨进,一定要消灭,不能让他四处为恶!中原涂炭,这一带是繁华之地。如果杨进四处抢掠,那就可惜了。”

邵凌道:“杨进本是军贼,年初曾在附近为恶,后来才去了京城。”

王宵猎点了点头:“此事我也了解了些。从王渊军中逃出,杨进招集人马,四处抢掠。最后到了德安府,攻城不下,才由信阳军去了京城。算起来,到现在将近一年了。”

附近的守臣,知德安府的陈规是王宵猎前世听过的名字。虽然历史上并不是特别有名,但他守德安府固若金汤,还写了一本《守城录》。这本书对如何守城,进行了详细分析。

在这个时代,可以说陈规是最善于守城的人。包括邓州在内,荆湖两路此时是暴风雨的前夜。接下来的日子,这一带风起云涌,不知出现了多少势力。平定这里,宋朝出现了岳飞和张俊两员大将。而被打败后投降金朝的,同样也有两员大将,即孔彦舟和李成。不要小瞧他们,不是岳飞,宋朝的其他将领面对这两人并没有多少胜算。德安府正处于暴风雨的中心,十几年间,固若金汤。

历史上陈规还有一场胜利,即顺昌大捷。当时他与刘?一起守顺昌,取得大胜。不过刘?是南宋的名将,很多时候陈规被忽略了。

想了想,王宵猎道:“此事不能拖下去。杨进

你看到的内容中间可能有缺失,请退出阅读模式,或者刷新页面试试。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