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163章 天才少年(1 / 2)

加入书签

王宵猎坐在交椅上,看着身边土地上开的野花。两只蝴蝶在花间飞舞,缠缠绵绵。几只羊在不远的树下吃草,旁边一群鸡在草间抓着虫子。

不远处是一个小村子,村子前面有一条小河,小河边建了几座茅屋,就是村中新盖的学堂。

突然学堂的房门打开,从里面走出来一个少年。少年低着头,到了窗边站住。站了没有多久,脚便换来换去,头四处转动。想来是站着无聊,在那里看周围风景。

《看到此内容,说明本书不支持电脑观看,你用手机打开继续阅读》,看那边村子,是去年新建的。听说百姓是从开封府一带南迁而来,被安置在这里。一年时间,他们开了许多田地,还建起学堂,着实是不容易。”

听了这话,陈与义颇有感慨。道:“治理地方,都说要招民垦田,教化百姓,但如防御这样的下官还是第一次见。这么多百姓,不知道垦了多少田。每亩地只收三斗,轻徭薄赋,百姓安乐。几乎所有的村子都设学堂,教人识字。这一点,说实话,遍观史册,还真是没有人做到。”

王宵猎道:“教民识字是最简单的事情。现在只是村学。村童入学三年,要求学一千五百字。一年五百个字,说起来不多,其实还是有许多人学不会。而且只识一千多字,许多事情做不了。我想着等到过几年,官府的收入更加殷实,换成五年。让他们不仅要识一千五百字,还要学会书算。如果既识字,又会书算的话,学成出来最少可以做个小生意。如此就好得多了。”

陈与义道:“防御说笑,世间哪有那么多生意?做生意的人多了,也就不赚钱了。”

“赚那么钱做什么?做生意的人多了,世间的东西就全都有用。四处交流,百姓才赚更多钱。现在的商人虽然也不容易,但只要做得稍大,往往就是十倍获利。我们应该让商人没那么高利息,但也没有那么多风险。风险低了利润就低,做生意的人就多,百姓就都得利。”

这话说起来简单,里面却牵扯大量的问题,有的理论千年后都不一定能说得明明白白,陈与义哪里能一下子想透?只是点头而已。

人人愿天下太平,因为太平的时候人类生活就容易许多。不管是对个人,还是对国家,对民族,都是如此。战乱的时候有人能发国难财,但绝大多数的人都朝不保夕。

见陈与义不说话,王宵猎也不再多说。眼睛四处看,又看见对面河岸窗户前的少年。

指着那少年,王宵猎道:“人们日子过得再好,哪怕免费入学,却总有人不愿意学习。你看河对面站着的少年,我几乎天天看他站在那里。对他来说,建这处学堂有什么用处?”

陈与义看了看对面,道:“防御想的差了。此事我听村民说起过。不是那少年学不好,而是学得太好了。学堂里的书本,别人要三年还不一定能够学得完,他只用三个月就倒背如流。学不满三年,官府不许擅自回家,也不能做别的事情。这孩子在学堂里哪

你看到的内容中间可能有缺失,请退出阅读模式,或者刷新页面试试。

安化军提醒您:本章未完,点下一页继续阅读。

个人与他配合,如何安排非常让人头痛。若以张均为尊,依他的性子,蔡州只怕很治理好。若让他居人之下,他又如何甘心?”

陈与义道:“下官以为,普通人只怕难震往张均,当要非常人物才好。”

说完,陈与义住口,不再说话。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