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203章 文武分开(1 / 2)

加入书签

看过了手中的文书,王宵猎对陈求道道:“这几天商量的如何,你捡重要的说一说。”

陈求道拱手:“依观察吩咐,我们这几日商量,定了一个大的框架出来。依着观察所说,印多少会子由制置司决定,则管印会子的人不太重要,按令行事而已。存到三个银行,哪个银行存多少是非常重要的事,只怕也要由制置司来定。”

王宵猎道:“此事当然由制置司定。而且与转运司有关。哪个衙门多一些,哪个衙门少《看到此内容,说明本书不支持电脑观看,你用手机打开继续阅读》,特殊职位,两者基本没有交集。

军职主要就是禁军中的一些官职。从都头、指挥使,到将、虞候、都指挥使,他们的职就是官,官就是职,不像文武官员一样除了差遣还有官。这些就是军职。军职最高是三衙管军大将,最顶点是殿前都检点。太祖朝慕容延钊之后,殿前都检点不再设,之后殿前都指挥使正职也极少设,管军大将就剩下了八个职位。八位管军大将,位比宰执,地位极高。

在北宋,统兵的是军职,转到地方才会改为武职。说宋朝崇文抑武没有道理,其中一个原因就是武官实际上不统兵,禁军的统兵官是军职。军职的待遇比武官好得多,只是官多阙少,升迁很难。

与后世相比较,宋朝的军职才是后世的军官,武官并不是。宋朝的武官,在后世实际上一部分成了政务官员,一部分成了军官。与后世相似,军职到一定程度,可以转为武官,到地方任职,实际上与后世的转业相差不多。不过宋朝的武官,转为军职容易。

把文官与军职对立起来,武官作为两者中间的一个过渡地带,比较方便认识宋朝的制度。宋朝的军队是雇佣军,是职业军队,在制度上,不可能过于混乱。

宋朝军队的战斗力不行,说什么崇文抑武,说社会压制,说军人地位不高,其实没有道理。在制度上面,中国古代宋朝可能是最接近于后世的。宋朝不行,那后世也不行?全世界除了军事独裁的国家,也大多是如此,全世界都脑子坏掉了?

军队战斗力不行,有多方面的原因。有制度的原因,有国家政策的原因,有皇帝的原因,也有大臣的原因,当然也有社会的原因。这些原因方方面面,没有什么稀奇。这样的军队战斗力不行,不但是在宋朝这个时候,后世还有很多国家,很多军队是这个样子。归结为是崇文抑武,那就只有军事独裁国家才能符合这些人的说法了。

文武分开没有问题,国家大事文官主导也没有问题,实际上后世的大部分国家都是如此做的。宋朝武将的地位也不低。不说殿前都检点,殿前、马军、步军三位都指挥使,地位相当于宰相。地位最低的龙神卫四厢都指挥使,地位也相当于参政。还要怎么高的地位?非要做宰相才行?

改造旧军队,可不是一句改变崇文抑武。怎么改造?后世的军队从思想到行动,都给出了答案。看不见这些,而只是强调什么文武分野,就走

你看到的内容中间可能有缺失,请退出阅读模式,或者刷新页面试试。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