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3章 天命何在?(1 / 2)
邵凌和牛皋进了王宵猎官厅,一起行礼。
王宵猎道:“明天我要回襄阳了,许多政事要处理。陈参议会留在新野,协助处理军中事务。今日叫你们来,是有几句话吩咐。你们两个坐。”
说完,让陈与义过来,在邵凌和牛皋的对面坐了。
王宵猎道:“确切的消息,陕西的军队已经开始集结,准备与金军决战。金军以讹里朵代替娄宿为攻陕主帅,增兵至六万。现在六合的兀术,即将带两万精骑《看到此内容,说明本书不支持电脑观看,你用手机打开继续阅读》,,要任劳任怨,就能让他们把生死置之度外了吗?他们不是傻子!天下间道理最大!用什么道理,说服将士们,是我需要的!”
陈与义一时怔住。这个问题自己从来没有想过。或者说,这个问题需要想吗?人生在世,自应该忠君爱国,岂能够有其他的心思?但是,让几万人相信这样一句话,合适吗?
邵凌和牛皋是武人,武人的心思有时候很简单,特别是在宋朝兵为将有的情况下。现在王宵猎是他的长官,只要没有投降金人,听从王宵猎的命令就是天经地义的。不只是自己如此,自己的属下也应该如此。突然之间,王宵猎说要用道理团结军队,两人都觉得有些多此一举。
王宵猎道:“为什么要忠君爱国?说到底,是因为天命。赵宋是天命所在,代天牧民,作为臣民我们自然应该效忠。但是,金军南犯,二帝北狩,半个中国沦丧,怎么去说服别人赵宋是天命所定?若是天命在赵宋,如何会有这样的劫难?一支军队数万人,这个道理不说清楚不行的!”
陈与义深吸一口气。问道:“依观察之见,应该如何?”
王宵猎道:“依我之见,天命实在太过虚无飘渺,很难说服人。为什么?天命高高在天上,不接地气,百姓怎么深信呢?现在这个时候,只好把天命从天上拉下来,用人民来代替。泰誓云,天视自我民视,天听自我民听。我们怎么知道天命怎么看?怎么想?通过人民的眼睛看,通过人民的耳朵听,通过人民的意见来猜测天命怎么想!”
陈与义轻轻地点了点头,有些明白王宵猎的意思了。
人们常说,君权天授,这是中国古代皇帝的权力基础。天命所在,万民景仰。但这个时候,赵家的天命受到了很多挑战。
宋朝立国,太祖之后是太宗。虽然有金匮之盟,但也有烛影斧声,中间的故事或真或假,在宋朝百姓口中经久不衰。金朝崛起后,金太祖崩,金太宗即位,使者许亢宗前去祝贺,意外发现金太宗的长相与宋太祖画像非常相似。回到开封之后,许亢宗把此事说了出去。所以有传言,金太宗南下犯宋,是宋太祖隔了百年之后,要重新夺回天下。这个传言流传很广,朝野无人不知。赵构因为无子,选宗子入继的时候,就特意选了太祖之后。赵构登基后,为了加强合法性,说自己是天命,还编了个白马渡江的故事。
王宵猎的话,就是现在赵
你看到的内容中间可能有缺失,请退出阅读模式,或者刷新页面试试。
安化军提醒您:本章未完,点下一页继续阅读。
,败也罢,都要明明白白。让军中统制以上的将领,每人写一份公文,分析为什么失败。告诉他们,千万不要糊弄了事。写成什么样子都可以,但不能随便从军中找个人,交上来敷衍。这是态度,有了好的态度哪怕一时能力不足,还可以学习,可以培养,没有态度也就没有了前途!”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