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353章 编制(1 / 2)

加入书签

刘子羽的书房,甄援与刘子羽相对而坐。一边饮茶,一边说着闲话。

聊过几句,甄援道:“来之前,枢密怕王宵猎连胜金军,难免会生傲慢之心,命参议提点一下。怎么到了襄阳,参议一句没有提,反而处处忍让于他?我看王宵猎虽然态度恭敬,言语之间,对自己却极是自信,听不进参议的话。甚至有的话,显得有些过分了。”

刘子羽叹了一口气:“祗候,到襄阳之前,包括枢密在内,把王宵猎想得低了。《看到此内容,说明本书不支持电脑观看,你用手机打开继续阅读》,。现在王宵猎军中,李彦仙是中军都统制,兼提举一行事务,就是王宵猎说的副长官,也就是副镇抚使了。镇抚使有很大的独立性,当然不会再设监军。

见众人没有说话。王宵猎又道:“副统制之下,是参谋官,主管军中训练、作战等事务。参谋官之下,则是左统领和右统领。除了司令部事务,左统领兼管前、左两营,右统领兼管右、后两营事务。这只是分工不同,左、右统领是团司令部官员,绝不是两营的统兵官,不能搞混!”

其余几人互相看了看,终于明白了自己的角色。现在房间里的,王宵猎是镇抚使,同时是统兵官和监军。李彦仙是副职,汪若海是参谋官,邵凌和牛皋两人则是分管前后左右军的。说的是团司令部,其实王宵猎也把镇抚使司几个主官的职责讲明白了。

王宵猎道:“虽然是双主官,但一军最重要的责任在统兵官。战场上刀来枪往,指挥官出意外并不罕见。就团一级来说,统制出了意外,副统制接任。副统制再出意外,由左统领接任职务。左统领也出意外,就由右统领来接任。还出意外,则分别由中军副指挥使、前、左、右、后指挥使依次接任。”

众人点头。既然中军的统兵官是副职,则实际事务就由副统兵官负责。地位上,这位副统兵官跟其余四军的统兵官是一样的,而且排位还要靠前。

“团一级分管四军的是左、右统领,营一级的是左、右承局,都一级是左、右节级。师一级则是左、右虞候,军一级是左、右都虞候。我们军中,牛皋为左都虞候,邵凌则是右都虞候。”

牛皋和邵凌对视了一眼,终于知道了自己的职务。从王宵猎的安排,两人是镇抚使司官员,只是各自分管两师日常事务。办公在镇抚使司,而不是在下面师里,更没有自己的衙门。

说到底,虽然王宵猎知道,这个时代最合适的编制是五五制,但对记忆中的三三制念念不忘。副统制和左、右统领的设置,有三三制的意思。

最后,王宵猎道:“每一级司令部,都还有一个人没有说,就是掌书记。掌书记负责日常杂事,包括公使钱的使用。有大事开会时,由其记录。司令部的印记,由其掌管。换句话说,这个掌书记做的事情多,权力却有限得很。镇抚使司的掌书记一直不得其人,你们多留意一番。”

众人左右看了一下,房间里五个人。王宵猎一

你看到的内容中间可能有缺失,请退出阅读模式,或者刷新页面试试。

安化军提醒您:本章未完,点下一页继续阅读。

也不同。我们不能如此。刻意限制将的权力,以防统兵官作大,不服管束。这样做是不对的。将要专权其实不对,而是指挥机构要有足够的权威。我说以统制为根基,向上向下扩展,意思是统制一级机构完备,可以独立完成战役,也可以作为一部分参加战役。”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