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437章 工场(1 / 2)

加入书签

轴承后面,还有齿轮、链条,以及螺栓、螺母、垫片、螺钉、铆钉等,徐俯还能叫出名字。其他的如联轴器、离合器之类,则完全不知道是什么东西,用来干什么。

这些东西,名字虽然一样,但样子与后世有很大区别。大部分零件,都是古已有之,只是在工业化之前没有大规模生产与应用。要建立机械工业,这些都必不可少。

离开了玻璃柜台,旁边摆着的大多都是大型机器。徐俯能认识的,只有改良过的纺《看到此内容,说明本书不支持电脑观看,你用手机打开继续阅读》,思。有几座大型工场,一年百万商税还真不是难事。

转了几个工场,不知不觉到了傍晚。太阳一落山,各工场就散工,工人陆陆续续出来。如同一群蚂蚁一般,涌向几个住处。大的工场里有食堂,那些小工场的工人,则聚到其他食堂里。

开封府没有被金兵攻破之前,也有几家大工场。大的如纺织业,里面可以有万人之众。徐俯是在开封府见过大世面的,对这里的工业区并不惊讶。只是对王宵猎能开起这么多工场,还能赚大钱,由衷地佩服。这样小的地方一年收几十万贯商税,对官府来说实在方便太多。

出了工业区,徐俯回身着城南的群山。道:“这么小的地方,这么少的人,一年能够收三十万贯商税,王宵猎真非常人也。如今兵荒马乱,哪里不是税上加税?惟有襄阳这里,不管是士农工商,都说税赋不重。现在才知道,王宵猎是怎么办到的。”

收税少,其实更重要的原因,是现在官府的花销再大,也与后世无法相比。因为花销少,哪怕是在战时,王宵猎扩大了财源,也可以大幅度地减税。

后世有个词,叫作资本积累。特别是对于后起的工业化国家,由于不能对外扩张,要大量从农业中提取剩余。在很多国家,这有个专门的名词,叫工农业剪刀差。要这样做,是因为工业化缺课太多,必须尽补上,才能够实现赶超。很多时候,还有现成的市场。

而老牌的资本主义国家,他们工业化的时候,一般有殖民地,有广阔的国际市场。不但是生产出来的产品有市场,还能从外部大量获取财富。这些国家工业化时,一般没有什么长远的打算,也不知道自己从事的工作的意义。很多政策,是比较盲目的。

此时的宋朝,在外面没有殖民地,本国也没有大规模的贵金属矿藏,那些经验没有借鉴意义。王宵猎要做的,是首先培育市场。最广阔的市场,当然在农村。首先要让农民富裕起来,而且要让他们的手中有钱,才能买工业品。市场发展起来,随后的工业化也就水到渠成。

千万别在这个时候说什么要羊吃人,要把农民赶进工场,要扶持资本家让他们加快积累资本。那是英国人面临特别的历史时期,基于他们的民族特点,走的工业化道路。其实其他欧洲国家,比如法国和德国,就不是如此。美洲的美国,亚洲的日本,同样不是如此。

适合中国的工业

你看到的内容中间可能有缺失,请退出阅读模式,或者刷新页面试试。

安化军提醒您:本章未完,点下一页继续阅读。

俯一个,道:“使君戴在胸前。我们是外人,进这里要戴个牌子。”

徐俯看牌子是竹片制成,上面有编号,不知道什么意思。没有多问,学着乔平安的样子戴子。

不多时,里面急匆匆地出来两个人。到了跟前,向徐俯行礼。自己介绍,是这处工场的提举和伎术官。听到徐俯等人来,急忙出来。

几个人陪着,徐俯与高世则进了工场。

就见两边的房子都是土筑,上面装了大幅的玻璃,《看到此内容,说明本书不支持电脑观看,你用手机打开继续阅读》,徐俯看看高世则,不由微微摇头。一年三十万商税,是现在天下顶级大都市的规格,如何肯信乔平安的话?如果说现在的襄阳府一年能有这么多商税还能让人信,这里怎么可能?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