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600章 先守住(2 / 2)

加入书签

李彦仙道:“我们现在的十二万军队,全告襄阳府、邓州等地养活。从他们的情况看,这么多军队合不合适?”

汪若海道:“稍微有点多,百姓们的生活不会十分轻松。但与其他州军相比,百姓生活还是会好很多。”

王宵猎道:“此事我与汪参谋商量过多次,再三计算,觉得还是能够支撑。没有这么多军队,我们与金军做战就要处处顾忌,担心这里,担心那里。有这么多军队,就可以放开了,直接与金军拼生死!纵然这两年困难些,我认为是值得的!而且靖康以来,百姓流离,吃尽了苦头。现在让他们安稳下来,没有人偷懒。民间一亩田收三斗,在天下的粮税里算高的,确实是这样。但是我们没有苛捐杂税,赋役固定,总体说来百姓最少吃喝不愁。只是收税太多,农夫不能够积攒财富,不利于农村发展。总体上,应该还能支撑。”

李彦仙点了点头:“如果能够支撑,有这么多军队当然更好。兵力足了,我们就能用更少的时间,把金军逐出中原去,恢复汉家江山!等到天下太平,再裁兵就是。”

王宵猎笑道:“都统,赶跑了金人,地盘也就大了,何必裁军呢?现在最要紧的,我们觉得,要用两年到三年的时间,才能够扩军完成。也就是说,早则下年,慢就要到后年了,军队才有战斗力。我们能不能够争取到这两年到三年的和平时间,才是关键。”

《看到此内容,说明本书不支持电脑观看,你用手机打开继续阅读》,考虑,等邵凌的军建立起来,司令部就不再设在军里,而是设在宣抚使司,直接统领两个军。那个时候,我们这些人都还要调整。司令部是因战事而设,军一级不是常设的,常设的司令部在师里。所以大家不要计较在司令部里是什么职位,等到战事结束,司令部总是要取消的。”

“接下来,由汪参议讲一下现在的战略局势,还有我们下一步的安排。”

汪若海站起身来,道:“没有想到,我们到西京来,一场胜仗打出了如此局面。现在宣抚治下,一共有二十八个州军,全军十二万多人。另外有七万新兵正在新兵营里训练,估计到秋天,就可以训练完成。河东路姜敏那里,最近招兵也很多。只是路途遥远,一时没有准确数字。”

“按照估计,到今年冬天,我们可以编成两个军。其中新编成的军可能会有三个师,还做不到满员。等到下年秋天的时候,就会齐装满员。除此之外,宣抚考虑,姜敏的军队招收河东兵员,最好也能编成一个师。那个时候,我们就会有两个军,还有一个师,一共大约二十七万军队。”

李彦仙吃了一惊:“二十七万,我们足以对阵金国倾国之兵了!”

汪若海点头:“不错,我们要靠自己的力量,就能够与金国决战!宣抚认为,诸将配合作战不易,关键时刻看别人脸色,尤其危险。最可靠的,还是靠自己。而且从今年冬天我们占领西京的过程来看,只要政策不出现失误,以二十八个州军养二十七万军队,勉强还是能做到的。当然,这并不容易,要治下百姓做出负献才行。”

王彦深吸一口气。道:“我以三州之地,不过养三千兵马,还时常衣食不给,经常依赖宣抚帮忙。以二十八个州军养二十七万人,可是不容易!”

汪若海道:“我与宣抚详细算过,确实不容易。想做到这一点,我们的营田务就必须要出大力。营田务里,男子满二十岁,不管有没有娶亲,都必须分开另过。银行设立专门的贷款,为农民解决种子、牛具、农具等难题。每丁要种三十亩公田,收获依农夫三分之一、村落三分之一、粮税三分之一来分配。这样,营田务只要经营得好,仅靠他们的粮食,就够大部分军粮了。有了军粮,也就解决了大部分军资。”

李彦仙道:“我们现在的十二万军队,全告襄阳府、邓州等地养活。从他们的情况看,这么多军队合不合适?”

你看到的内容中间可能有缺失,请退出阅读模式,或者刷新页面试试。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