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4章 自信(1 / 2)
姜敏出去,王宵猎站起来到窗前,看着院子里夏日里的风景。大杨树上,趴着两只鸣蝉,本来叫得正欢。王宵猎到了窗口,突然一起闭嘴,在那里不断地撅屁股。
突然之间,王宵猎觉得这个世界很好笑,不由笑了起来。
刚到襄阳的时候,王宵猎对自己要建立一支什么样的军队,一个什么样的官府,一切都觉得迷茫。军队自己什么也不懂,只能按照前世的记忆学着建。官府好一些,知道以人民为本,一点一点《看到此内容,说明本书不支持电脑观看,你用手机打开继续阅读》,德,这些常识道德我们在其他民族里也可以找到。说孔子只是一个实际的世间智者,在他那里只有一些善良的、老练的、道德上的训诫,除此我们不能获得任何特殊意义上的东西。说汉语因为不够精确,是一种低级语言。
当西方如日中天的时候,中国人看到这种评价,不由大为感慨。还是外国人敢说啊,一语就直击本质。于是也去学黑格尔,去学各种各样的西方哲学家。学得了点皮毛,回来对自己的文化指手划脚。
说到底,这样做的人,既没有读懂黑格尔,更没有读懂孔子。对黑格尔的顶礼膜拜,不是因为黑格尔有多么的了不起,而是因为德国更发达,更先进,更加富裕罢了。
当中国发展起来,并没有学习西方任何一个国家的时候,这些曾经的思想家,不知道会怎么想。
对中国文化的批判,对西方文化的推崇,很大的一个原因,是因为当是中国贫穷落后,西方富裕发达。为什么会这样?大部分人并没有能力分析原因,甚至想出解决办法。思索一番不得要领,就一拍脑袋,因为文化不同啊。有这样的差别,当然是因为西方的文化更优秀了。甚至还发明了一套理论,叠床架屋,成了一门显学。比如,说西方的工业化是因为希腊的文明之光,是因为哪个或者哪一批哲人。奇怪,希腊有科学还是有工业?说是希腊,只是因为先走入工业化的是一群蛮人,他们选择了希腊而已。
这就跟从宋之后,中原王朝大多数时间打不过北方民族。很多时候,甚至战斗力有天壤之别。很多历史学家没有能力分析为什么会这样,一拍脑袋,这是因为中原王朝崇文抑武啊。
我信你个鬼!
因为历史的错综复杂,对一个问题提出看法,不管多么离谱,几乎都能找到的大量的证据。你写一本书,列出来在中原王朝武力孱弱的时候,有多少多少文人压制武将的例子,也不能说这是个对的。因为古今中外,与这个结论不相符的例子比比皆是。战争自有其规律,这个规律绝不是这样总结的。
一战击溃赵彬,占领同州,王宵猎亲自睹了战争,才真正建立了信心。不管前世还是今生,那些莫名其妙的说教都去见鬼吧。实践不一定能检验真理,或者说,不相信上帝,本来就没有真理。但是实践,可以真真切切地带来需要的知识。这些知识,是走向下一步的基石。
这次北伐洛阳
你看到的内容中间可能有缺失,请退出阅读模式,或者刷新页面试试。
安化军提醒您:本章未完,点下一页继续阅读。
真理,也从来不是放之四海而皆准,而是有条件的。
不但是人文科学是这样,自然科学也是如此。只是自然科学比人文科学显得更科学的是,自然科学研究的对象界限相对分明。或者说,在自然科学界,进行定义之后,不容易触碰到定义的边界。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