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675章 花沟(2 / 2)

加入书签

孙继到了药材铺前,向店主拱手道:“石员外,近来可好?”

石员外抬头看是孙继,急忙站起来道:“原来是孙官人。算着日子,你今年可是来得早。”

孙继道:“不瞒员外,今年有些事情,所以早来了些。”

石员外急忙把孙继让进屋里,上了茶来。

喝着茶《看到此内容,说明本书不支持电脑观看,你用手机打开继续阅读》,孙继的书信。

接过书信,孙继一看,道:“奇怪,我在洛阳没有亲友,怎么会有书信来?”

送信的人道:“不只是你,我们邮局的押司,还有县里秦知县,都接到了洛阳书信。说的是一件事。有个官员的岳父母在商城镇居住,让送封信去给他。”

孙继笑道:“不是大事,怎么来了这么多信?”

送信的人道:“这个官员前几年被金人掳到隆德府,今年才救回来,宣抚司以示重视罢了。贺干办以前做过我们罗山知县,百姓感他恩德。既然是贺干办交待下来的事情,当然不能马虎了。”

孙继点了点头:“原来是贺知县交待下来的事情,怪不得了。”

说完,拿出信来看。

其实这信本来是影娘的家信。到了罗山县后,秦知县特别写了一封信,又封了送到孙继这里。让他立即出发,把信送给商城镇的影娘父母。

收了信,孙继道:“本来还要过上七八日,我才去光州。现在有了这信,只好明天走了。”

送信的人道:“这我就不知道了。信已经送到,我这就回去。”

送走了送信的人,孙继回到家里不敢怠慢,立刻出去采买路上用的物资。秦知县在信里说,如果把信送到,回来会有十贯赏钱。多这十贯钱,此次去光州就宽松得多了。

作为供销社的人,孙继到光州收购药才,经费当然是供销社出。做了几年,现在基本是定额,相差不大。秦知县的赏钱,大部分就是孙继自己得了。

十贯赏钱当然不是秦知县出,而是来自于县里的公使钱。宋朝的县一级,是没有公使钱的。平时的费用,大多都由吏人分摊。王宵猎在大部分的公务衙门,都设立公使钱,大减轻了公吏的负担。

买了路上的应用物品,第二天一早,孙继便就骑着自己的大青驴,离开了罗山县。路上经过仙居、光山两县,径直到达商城镇。把驴在镇里客栈寄存,便照着信上的地址,沿着灌水逆流而上。

走了十几里,离开灌水,向西再走几里路,就见到一处山水寨。这寨子借着山势,在路口建起一道石墙,把路堵住。每日里都有两三个丁壮站在寨门处,查验进寨的人。

这里是大别山里的一处药材集散中心,孙继以前来过。

到了寨门前,交了五文钱,孙继进入了寨子。

你看到的内容中间可能有缺失,请退出阅读模式,或者刷新页面试试。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