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章 不嗔不痴(1 / 2)
王宵猎静静地听着这些天张中孚和郑建充的表现,不时点头。肖振讲完了,王宵猎道:“我知道了。让他们好好生活,过些日子去洛阳的学校吧。”
那天晚上王宵猎说了那么多,根本就是对牛谈琴。两人这些日子牢骚满腹。对身份不满意,对俸禄不满意,对未来也不满意,总之几乎没有一件满意的。
王宵猎是过了些日子,才想起需要听听他们的反应。便找来陪伴的官员,问问他们平时表现。才知道这两个人《看到此内容,说明本书不支持电脑观看,你用手机打开继续阅读》,,慢慢就没人摘了。但是这有了另一个问题,就是罚多少。摘一个果子罚一万,这叫重典。摘一个果子罚一毛,这叫轻罚。重典会出现虽然抓到了人,却交不起罚款,刑罚不断上升的问题。轻罚则会出现惩罚不了人,摘的人更多的问题。
所以有一个罚款的区间,既不是重典,也不会轻罚。只有落在了这个区间,才算是有效的管理。
世界上的大部分事情都是如此。社会现象都是概率性的,符合一个统计规律,只有懂得统计学知识,才能更好地管理。不懂统计学知识,管理就会盲目。
王宵猎早就了解到了这一点,只是他还想做最后尝试。用传统的方法,到底能不能找到志同道合的人,能不能把事情做好。只是尝试过后,结论是做不好。
端起茶杯,喝了一口茶,王宵猎摇了摇头。
人本来就是千人千面,强求别人与自己一样是不可能的。这种事情很正常,不能上火,不能怪别人骗自己。因为你问的时候,本来就问错了。
说权力来自于人民,那就要找出让权力来自于人民的方法。不要想着这种方法会万世不变,永远有效,对自己有效就行了。想着靠着制度,不管阿猫阿狗当皇帝都可以,根本是无稽之谈。
怎么做?当然还是要靠统计学知识,把世界的本来面目描绘出来。做这些的人,便是在襄阳的时候,已经有了的到民间采风的人。这些人是另外一种官员,了解真实世界的人。
为政不可用重典。乱世用重典,首先应该处理的,是导致乱世的人,然后才是短时间用重典。正常社会,是不适合重典的,用重典会带来更多的问题。
当然也不可轻罚。处罚太轻会让人蔑视法律,视法律为无物。正常社会,法律应该不轻也不重,在一个正常的水平。只有这样,才会让法律既有该有的地位,又不会引出更多的问题。
法律的关键,是违法必罚。法律既轻重相宜,对于违法的行为一定处罚。不能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对有的违法行为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有的痛下杀手。如果这样,人们对法律的敬畏就会消失,法律不管用了。
王宵猎不能把所有的事情都算得一清二楚,他只能保证自己不嗔不痴,冷静对待。
本章完
网页版章节内容慢,请下载好阅小说app阅读最新内容
你看到的内容中间可能有缺失,请退出阅读模式,或者刷新页面试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