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四十七章(1 / 2)

加入书签

回到迎春殿的李娴妃心里头七上八下,结果待到正午时分,悬挂的心总算落下。

黄内侍前来传圣旨,以李娴妃失德为由将其逐出皇宫,发配到清云寺自省。

李娴妃面露哀色,实则内心欢喜,毕恭毕敬接了圣旨。

翌日一早她就以罪人之躯离宫前往清云寺,行至崇阳门时,采青前来相送。

她使给内侍钱银,寻得同李娴妃单独说话的机会。

二人到转角《看到此内容,说明本书不支持电脑观看,你用手机打开继续阅读》,那个才十岁的孩子,即将面临全家灭族,自己也时日无多的绝境。

他不会留他性命。

斩草不除根,春风吹又生。

身处权势漩涡里的人,输了就是输了,从来没有妇人之仁能走到今天。

钱嬷嬷似乎也知道他内心的挣扎,轻声道:“倘若陛下不愿下这个手,便由老奴送太子上路罢。”

周瑾行缓缓抬头看她,欲言又止。

钱嬷嬷黯然道:“老奴知道陛下想说什么,只是有些事情,错了就是错了。

“太子年纪虽小,却也不小。

“这件事于他而言,没有无辜,当初他若主动告知陛下,定能保住自己的性命。

“可是他没有,他选择了隐瞒,甚至为虎作伥。

“他明明知道陛下对郑惠妃有顾忌,唯独他能近身,却还甘愿做郑惠妃手里的刀。

“从那个时候起,他就已经是棋局里的弃子。

“如今落下这样的结局,怨不得谁。”

周瑾行沉默了许久,才道:“朕看到他,就如同看到十岁时的自己。

“如果这道难题放在朕跟前,又会做出什么选择,朕也不知道。

“毕竟,它不是智慧能衡量的。

“十岁的孩子,也斗不过大人的智慧。”

钱嬷嬷:“陛下心里头其实都清楚,做这道难题,它不需要任何智慧。”

周瑾行猛地看向她。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