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四十九章 绝世大长腿(2 / 2)

加入书签

杨家楼本是他杨氏一族的祖居之地,后来随着生意买卖越做越大,族人大多都迁进周边各县中居住,一来照顾生意,二来也是在各处都有购置田产,便于就近打理经营。

好在他们牢记组训,并未忘本,这些年都坚持修缮杨家楼,才有了今日这处容身之所。

寨内颇为宽广,居住有四百余户人家,人丁近三千余口,其中有青壮达千余人,现在按百人为一队,都已编入寨丁队伍中,每日操练不辍。

只是甲仗不齐,许多青壮不得不用棍棒、锹镐耙等当做兵器,更是没有火铳与火炮,他话里话外向张诚透露出得意思很明显,那就是希望能帮助杨家楼补充军械甲仗,尤其是火铳、火炮。

杨家楼最里面是一处三进的深宅大院,旁边还有一处小演武场,一些重要的库房也都在这边,因为内里存放的粮谷居多,所以这些仓库的周围又有好些大水缸,里面装满了水。

在演武场旁边还有一个小水池,里面还《看到此内容,说明本书不支持电脑观看,你用手机打开继续阅读》,,便收服登封李际遇数万贼众,实在叫人佩服,杨家楼愿为张帅效力,杨世斌愿供张帅驱策!”

张诚转头看了一眼陈忠,笑着说道:“杨相公真是消息灵通,想必是陈忠这小子嘴快了。”

陈忠被他如此一说,脸上一红,讪讪的说道:“帅爷威名已传遍豫省,何须小子多嘴嘞。”

杨世斌也忙说道:“张帅,陈将军,咱先进寨吧,杨某略备酒水为众将士暖暖身子。”

张诚也不再客气,当先便奔杨家楼行去,杨世斌与陈忠陪在他左右,余者众骑士、杨家楼青壮在后跟随。

张诚边走边观察杨家楼的地形,杨家楼依山而建,其北、东两面都是岩壁,西边一条宽约三丈的溪流自山上流下,距杨家楼西侧寨墙外的壕沟只有二十余步远。

杨家楼的南面寨墙外两丈外同样挖了一条宽两丈、深一丈的壕沟,与西侧壕沟相连,又引溪水注入灌满沟内,如今都已结冰。

正对寨门处有一座大木制成的吊桥,如今已然放下,张诚等诸人自吊桥上走过,近前细看杨家楼的寨墙全是用大石垒砌而成,高近两丈,再有壕沟配合确是易守难攻。

“杨相公,这杨家楼依山建成,再加深沟坚墙,确实不易攻取。”

“张帅过誉了,那熊耳、伏牛山中的各寨,又有哪个不是深沟配高墙,却没一个真能挡得住贼寇大军的,我这杨家楼虽比周边左近别寨略坚固些,却也是无法抗得大军,也就是能挡挡小贼而已。”

“贼军攻城破寨,多勾引饥民内应,许多坚固堡寨都是自内部被攻破的,杨家楼内居住之民众,可杂有外来之户吗?”

“回张帅话,杨家楼内本宗居多,另外还有几姓居民,也都是当地的老户,最近这段时间到是有些前来投亲的,也都是老户作保,才得进入寨内居住。余下无保的外来百姓,都安置在附近另两处小寨居住,未敢放进杨家楼寨内。”

“恩,如此最好,贼寇遇坚固的寨子,如无内应之饥民,其也未必真的会玩命硬攻。”

说话间众人已通过寨门进入了杨家楼寨内,张诚也发现这杨家楼的寨墙确是坚固,其厚竟达一丈有余,而且还是两层寨门。

杨世斌为张诚指点路径,他们顺着山石铺就的道路一直向北走去,杨世斌边走边介绍着杨家楼的情况。

杨家楼本是他

你看到的内容中间可能有缺失,请退出阅读模式,或者刷新页面试试。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