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零四章 商籍亦有报国心(2 / 2)
张诚对于此事自然是极力支持,他之所以这么晚才与他们商议采买军粮一事,就是想打他们个措手不及,迫使他们主动寻求本地商家的协作。
自己耗费如此大的精力谋划的事,怎么可能让北路、东路以外的旁人拿走大部分的利益呢?
对于这种大商家包揽军需后,再转而向小商户或军户采买所需原料一事,张诚还赋予了一个新名词“分包到户”!
如此,他只需拿出银子即可,至于采购、整理、加工、转运等诸多琐事便由包揽军需的大商家来负责完成。
而他只需在《看到此内容,说明本书不支持电脑观看,你用手机打开继续阅读》,道:“尽力而为吧。”
他说完又转过头来望着京师方向,又说道:“我等且尽人事,至于结局如何,但凭天命吧!”
洪承畴说完便领亲兵策马奔下欢喜岭,望着督臣远去的背影,刘子政顿觉凄凄然,他深深叹了口气,不禁滚下颗颗老泪。
他立马欢喜岭上,遥望大军队列蜿蜒,渐渐远去,后队的马蹄声也渐渐减弱,终于旷野寂然,阳春暖风中,只余周边荒村中偶然传来的几声犬吠。
…………
五月初八日,永宁城南门外的大校场旁,一乘乘满载的辎车向南行进着,在略显泥泞的道路上留下深深的车辙。
走在队伍最前面的是张诚中军右部千总贺宽,他一马当先为中营大军在前开路,紧随其后的是两部战车千总和三部辎车千总拉载着大军粮草和军资随行,最后是中军左部杜有为领兵断后。
而在大军之后,还有许多的马车跟随同行,他们是宣镇各大粮商、布商、盐商、药商和车马行组织起来的车队。
因张诚大军今次征战辽东所携带的火药炮子,以及修复铠甲的铁叶等军资众多,因此车营载运的粮草便显得不足。
自从经历了崇祯十一年勤王断粮之事后,张诚便给自己定下一条铁律,无论在何种境地下出战,都要为麾下大军自备不少于十日所用的口粮。
所以,此次出战的车营辎车部除了满载军资外,余下多为肉干、瓷罐密封腊肉和腌肉,以及瓷罐密封的酱菜和咸菜为主。
还有就是光饼、锅盔、飧饭、醋蒸饼、粗布醋干、干豉、糜饼、油麻丸等诸般行军作战口粮,此外还有一些乌梅和干酪。
这些都是经过加工制成的大明标准行军口粮,相比于粮谷,如此重量更轻,也更便于携带和耐吃,其中也有一部分是战时每名军士携带在身的应急口粮,
当然,大军也会携带一些正常的粮谷,以便在必要的时候为将士们改善伙食之用,只是不便携带过多,因为运送粮谷的同时也要大量消耗粮谷,运的多了便得不偿失。
…………
他前些时日,在赤城堡中曾经同宣镇的那些大商家商讨,由他们来协助自己筹集和运输大军所需的部分粮草。
程如之、赵振举、唐志毅、杨万金、徐清逸等诸人回去后,又共同商议了一番,因时
你看到的内容中间可能有缺失,请退出阅读模式,或者刷新页面试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