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九章 鞑子有所图谋(1 / 2)
“据李长胜哨探所知,鞑贼在白庙堡附近屯集精骑过万,且锦西女儿河两岸清骑遍野,营地密布,粗略估算也有四、五万人马。鞑子显是有所图谋!”
林芳平又向众人详细汇报了连日哨查的结果,最后总结清军最可疑之处,便是在白庙堡一带。
众人的目光都集中到沙盘上锦州城西的女儿河段,各人均在暗自思索着,良久,郭英贤才第一个开口说道:“要我说,咱也引军西归,暗藏于松杏之间山谷中,若鞑子《看到此内容,说明本书不支持电脑观看,你用手机打开继续阅读》,从老奴努尔哈赤手中接过后金大汗之位时,也正是建奴这一军事集团,面临自身重大危机的关键时刻。
黄台吉继位之初,后金所面临的形势已经十分严峻。
当时,在外部环境中后金一直处于孤立无援的境地,受到大明、蒙古、朝鲜三方面的紧紧包围。
而内部又由于黄台吉即位毕竟是八大贝勒推举出来的结果。
作为被推举而来的新汗王,在初时还是与其他三位亲王共同主持朝政,被称为四大贝勒时期,他们被称为和硕贝勒,“共议国政,各置官属”。
可以说这一时期的黄台吉,无论是内部政治,还是外部军事,诸多事务都受到严重掣肘。
但与在四人中,皇太极排在最后,这并不表示他的地位低。
直到天聪五年时,二贝勒阿敏因桀骜不驯,不遵上命,烧杀抢掠,而被黄台吉削爵囚禁,才开始逐渐扭转这一局面。
天聪六年,黄台吉羽翼渐丰,他下令取消四大贝勒并坐理政的形式,而改为由黄台吉一人“南面独坐”,称孤道寡,极大地提高了自己的地位。
同时,老奴努尔哈赤时期对汉人一直都是仇视,他们初时掳掠汉人为奴,激起辽东汉人的极大反抗,为此,努尔哈赤一度大肆屠杀反抗的辽东汉人。
到最后甚至连未曾参与反抗的汉人,也被鞑子屠戮,这一做法,曾一度使辽东千里荒芜,不见人烟。
大量的田地因为失去了主人,无人耕种,最终变成荒田,由此也极大地加剧了辽东大地的粮荒。
毕竟,鞑子渔猎为生,本就不善耕种,且辽东天气又恶劣,产量原本就很低,现在大量田地撂荒之下,饥荒在所难免。
袁崇焕总督辽东之际,后金境内沈阳城中的粮食甚至涨到了十两银子一斗,如此,都很难买到粮谷。
幸亏是黄台吉,他通过自己的努力,一步步巩固统治基础,制定不得滥杀汉人的制度,他爱惜民力,提出“专勤南亩,以重本务”,缓和了社会矛盾。
接着又改革八旗制度,抽调八旗精锐出战,余丁则留在家中从事生产,先后征服蒙古和朝鲜,改变三面受敌的窘境。
可以说,如果没有黄台吉,也就没有今日的大清国!
网页版章节内容慢,请下载好阅小说app阅读最新内容
请
你看到的内容中间可能有缺失,请退出阅读模式,或者刷新页面试试。
蜗牛非牛提醒您:本章未完,点下一页继续阅读。
退两难,未知该如何决断?”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