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二百五十章 都是总兵,何以竟有如此差距(1 / 2)

加入书签

“明狗烧粮啦……烧粮啦……明狗烧粮啦……”

猛然间,一阵惊呼声传来。

正在为不能劫取笔架山明军囤粮而懊恼的满达海,也转头定睛看去,只见笔架山上隐现出通天般的火光,果是山上的囤粮被人引燃的样子。

他心中稍安,自己一路冲杀而来,毕竟没有白白耗费力气,旗中的勇士也没有白死。

念及此处,便轻轻地挥了挥手,淡淡道:“退吧,全军沿海岸往东,出三里《看到此内容,说明本书不支持电脑观看,你用手机打开继续阅读》,用,更时而还可见一队队军士,往来巡逻不断。

在营地外也是一队队骑兵,不时奔驰而回,显然是外出哨探的夜不收归来。

三座营地都建在东关外,并排而列,中间是骑兵和车营为主,左边是步营,右边靠着一处小河流,又是一座骑兵营地。

就在中间大营的中军帐内,十余位明军大将齐聚,中间上首位坐着的正是宣府总兵张诚。

原来,在笔架山海边击败满洲正红旗鞑子后,一路追击,便来到了杏山堡城,但此间鞑贼已然退却。

就连周边那些原本被鞑贼夺去的各处小堡,也都是被焚毁后,退兵而走,再无一个鞑子驻守,甚至连早前挖掘的各处壕沟,也都无人驻守。

似乎,昨日还肆虐杏塔之间的鞑贼,一夜之间,便即消失得无影无踪,这着实有些叫人奇怪,完全不符合鞑贼往日的做派。

尤以监察道王之桢、通判袁国栋,以及驻守杏山堡的辽东巡守总兵官孟道等几人,最为不解,在他们看来,鞑贼所为完全不合逻辑,其中必有重大阴谋。

现在,张诚已非初到辽东之时,那会他还是宣府副将,而今已然是宣府总兵官,更连连建功,尤其是这一次阵斩奴贼豫亲王多铎,更是不世之功。

就在这次会议中,武人的狂妄与跋扈被他演绎得淋漓尽致,以监察道、通判文官之尊,竟然都不得与张诚并排而坐。

不止如此,那监察道王之桢、通判袁国栋出杏山堡,进入宣府军大营之时,张诚更是都未曾亲自出迎,而只派了他军中游击将军张广达代为迎接。

王之桢与袁国栋二人对此也是大为不满,然在他们看来,鞑贼突然退却,必是有所图谋,所以张诚这颗现成的大树,却是不得不抱。

为此,他们强忍着心中的恨意,不使之表露出来,以免让张诚不满,引军他去,那杏山也怕鞑贼真的去而复返,又靠谁来抵挡?

想到这里,王之桢不由转头看了一眼孟道,心说:“都是总兵,何以竟有如此差距?”

而袁国栋却更关心近几日的传闻,他放下手中的茶杯,笑意中掩着些许疑惑,问道:“张总兵,可是真的击杀奴贼豫亲王多铎于阵前?”

本章完

网页版章节内容慢,请下载好阅小说app阅读最新内容

请退出转码页面

你看到的内容中间可能有缺失,请退出阅读模式,或者刷新页面试试。

蜗牛非牛提醒您:本章未完,点下一页继续阅读。

…………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