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三百零九章 张诚,他所图到底为何?(1 / 2)

加入书签

大明崇祯十四年,九月二十五日,凌晨。

锦州内城的城墙上再无往日灯火,到处皆是漆黑一片,偶有几处灯光伴随着“咚??咚”的梆子声隐现出来。

唯有锦州南面的永安门城楼上,几串灯笼高高探出城墙外,而在城门楼内外又有许多高举的火把,一直延伸到两边的城墙上。

大明五军都督府左都督、辽东前锋总兵官、征辽前锋将军祖大寿,此刻正挺身站立在永安门的城楼之上,向南面的旷《看到此内容,说明本书不支持电脑观看,你用手机打开继续阅读》,

受限于这个时代的科技水平,他们并没有后世那种有粘性的手套,只在手掌上涂抹一些有粘性的液体,基本上还是靠着腿部和腰部的力量支撑身体,向上攀爬,双手只是起到保持平衡,使紧贴寨墙的作用。

六个人影借助呼啸的北风掩护,竟在鞑子哨兵的眼皮底下爬上了清军寨墙,常正彪嘴里咬着一柄短匕首,两侧腰间各插着一杆手铳,背上又插着一柄通体黝黑的熟铁锏。

而另外三名虎卫营战士,则早已退至寨墙外十余步处,隐身在薄薄的白雪中,他们的披风比较特殊,外面是黑色,内里却是白色。

此刻,他们三人将披风反穿后,正好与皑皑白雪混成一体,若非是打着灯笼走到近前,绝难发现。

三人各自张弓搭箭对准了不远处的哨塔,一旦常正彪他们四人的偷袭失败,就只有靠他们手中的弓箭,及时击杀哨塔上的鞑子哨兵。

同时,在哨塔下的寨墙外,还有四名宣府军虎卫营战士待命,他们虽然身体紧贴着寨墙,但目光却死盯着头顶上的哨塔。???

他们与十几步外的三名战士一样,都是作为偷袭失败的备份,一旦偷袭失败,远处三名射手会用弓箭射杀清军哨兵,他们则是负责在此接住跌落鞑子哨兵的尸体,免得落地声响太大,惊扰其他鞑子。

而且,如果攀爬偷袭的常正彪他们行动失败,留在寨墙外的七人也正好可以接应他们,掩护及时撤退而走。

常正彪很快就爬上了寨墙边缘,他双手向上探出,紧紧扒在寨墙的顶上,却又将头尽力缩回藏在寨墙下面,双耳竖起,屏息倾听着哨塔上的动静。

饶是常正彪素来胆大妄为,此刻也将心提起到了嗓子眼,他尽力压制住自己的气息,缓缓将之吐匀,同时看了看左右的弟兄,同他们用眼神简单交流一番。

猛然,哨塔上的一支火把被呼啸的北风吹灭,登时一身轻微的骚动传来,鞑子哨兵显然被这突如其来的变故惊到。

但他们也是很快便反应过来,忙将火把取下重新换过一支,引燃后又插回原来的位置上,哨塔上的一切有恢复如初。

然就在刚刚火把熄灭的瞬间,常正彪领着另外三名战士,已经在夜风呼啸中,翻身爬上了寨墙。

网页版章节内容慢,请下载好阅小说app阅读最新内容

请退出转码

你看到的内容中间可能有缺失,请退出阅读模式,或者刷新页面试试。

蜗牛非牛提醒您:本章未完,点下一页继续阅读。

素大家吃住在一起,个个皆如你我亲人一般,若非死生关键之时,怎忍其犯险折损。你道是也不是?”

祖大弼闻言一愣,却心有不甘地喃喃回道:“可那张诚小子,不也因此捞得许多军功去。”

“嘿嘿……”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