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38章 怎么?不敢了?(1 / 2)

加入书签

“快走吧,赏析诗会要开了。”

“听说要在赏析诗会上公布诗霸是谁。”

“真的吗?”

“走,快走。”

不知是谁喊了一嗓子,人群立即散开,都奔进了国子监。

刘封指着关宁道:“关世子,敢不敢去诗阁,你不说你是作者吗?”

“敢啊,为什么不敢?”

这刘封屡次挑衅,也激发了关宁的怒意。

“等会《看到此内容,说明本书不支持电脑观看,你用手机打开继续阅读》,诗书礼算等各阁……可以说是汇聚英才地!

“不过这里的女读也不少。”

关宁开口。

“女读只算是旁听,而非正式监生,不过能来这里的,绝对都是大户人家。”

卢俊彦在旁边解释道。

关宁点了点头,这一点不错,至少说明了大康王朝的开明。

这还是起始于百家争鸣,倡导有教无类,女子也可学文学武,并无旁落。

不过穷富差距始终存在,国子监内,大多还是贵族官宦子弟居多,这就是士族。

一代一代,维持着上层精英的构成。

从古至今,都是如此。

对关宁而言,这是最好的时代,也是最坏的时代。

“正式监生的名额不容易获得,可以说相当的难了。”

卢俊彦低声道:“你知道外面一个正式监生名额都炒到多少钱了吗?”

“多少钱?”

关宁很好奇。

“十万两银子。”

“这么贵?”

“你以为呢?”

卢俊彦解释道:“在国子监修满六学者,可不经科举,直接受召为官任职,仅是这一点,就有多大的好处?”

关宁明白了,这是一种捷径。

“若在其他阁舍出类拔萃者,若通过审查,直接能进朝廷六部司衙。”

卢俊彦解释道:“这里所指的比较具体,就是各家各流派的出众子弟,比如在法阁出众者,可被召入刑部,大理寺等地…而且还是被抢着要。”

这种模式倒像是特招,关宁也明白,现在朝廷各部都有不同的流派掌管,这也是各司其职。

刑部多为法家,工部多为墨家,外交多为纵横家,军事多为兵家。

这样的话,入各家者,自为各家效力,这也是一种人尽其才的体现……

“你是圣上钦点的监生,自然没有问题。”

卢俊彦道:“等会还要去找监丞办理入籍,领取身牌,监服等。”

“嗯。”

关宁点了点头,来前吴管家就跟他说了流程。

“只不过你有些麻烦。”

“什么?”

卢俊彦低沉道:“我也是听说,按照御令你本来前几天就应该来,但一直拖到

你看到的内容中间可能有缺失,请退出阅读模式,或者刷新页面试试。

天香瞳提醒您:本章未完,点下一页继续阅读。

关宁直接回敬了两个字。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