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917章 大周的另一层用意(2 / 2)

加入书签

你看到的内容中间可能有缺失,请退出阅读模式,或者刷新页面试试。

开心橡果提醒您:本章未完,点下一页继续阅读。

和传承。”

女帝点头,刚才听张之陵介绍,她已经知道,除了基础知识和思想教育之外,学院已经开始采取专业化教育。比如有人喜建筑,有人喜铸造,有人喜农耕,都可以选择重点专修。

“此学府不同于世间所有学堂,只学习礼仪道德文章,乃真正的学问圣殿,学子可以真正成为有用之才。”张之陵毫不掩饰的夸赞。

当初他来到骊山学院的确震惊非常,待到理解这一切,简直感慨非常。

“小子曾说,十年树木百年树人,老夫初时也不过觉得纵有见地,也不过少年人聊发宏愿而已,殊不知,此学府如此颠覆《看到此内容,说明本书不支持电脑观看,你用手机打开继续阅读》,筑业、商业等也会有一个长足的进步,秦国的社会形态必将随之发生巨大变化,我们要做的,就是准备好迎接这一切,并推动它有条不紊的发展。”

江凡这番话,倒是得到三人一致认同。

“唯独十二坊现在要极度保密,这是秦国争霸天下的秘密武器,还不适合向其他国家推广。”

张之陵道。

老公输道:“老张啊,看不出来,你这个心怀五国的五国之相,在这件事上倒很明智。”

“君子藏器於身,待时而动。若这些公布天下,就无法拉开技术差距,何必给自己制造难度。老夫不是不想让天下人都能用上瓷器,不是不想让所有农人都用上新农具,不是不想让天下人吃饱穿暖,然时机不可啊。”

女帝微微颔首:“多谢宰辅理解。”

张之陵却笑笑:“老夫理解与否,不重要,毕竟这些都是那小子的,也只能听他的。”

江凡吞下最后一块腰子,擦擦嘴:“十二坊就这样了,粮食眼下更重要。明年开春,可以大面积开始育种,一年之后,当可大面积种植,不过要在骊山郡,若骊山郡不够,可以再多划些地盘,粮种要严加看管,这与十二坊的技术保密一个意思。”

划定种植区的想法老公输和张之陵都知道。对这件事,除了女帝之外,两位老者都有些遗憾,可惜,打仗最重要的就是粮草,保密同样没有错。

幸好他们都相信,一旦天下一统,这些都会随之推行天下。

“明日朕要去参观学院和总督府,最后一日,再去看粮食,朕要仔细看看这些世间珍宝。”

“也好,老夫先跟陛下讲讲学院和总督府的事,明日参观也好有个准备。”张之陵缓缓点头道。

张之陵叙述的简单,却很有条理,主次分明,不多时已经将两者诉说清楚。

女帝也算有了个初步印象。

“若依总督所言,这学府太重要了。”女帝一眼就看明白,这所骊山学院,实际上是江凡的亲传弟子,要继承和发扬他的科学道。

一个江凡就如此了不得,若是五百人,或者将来更多人呢?

“不错,学府之重,在我看来不下于粮食,更是千年大计。一个人也许能引发变革,但真正改变天下,是要靠更多的学子。”

老公输也道:“学院因材施教

你看到的内容中间可能有缺失,请退出阅读模式,或者刷新页面试试。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