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签重新整理第7章 剑经(2 / 2)
老人走了一辈子江湖,啥都不多,就是朋友多。
“爷爷,不会又是来借银子的吧。”
“放心吧,不是借银子的。”
一老一小上了二楼。
“慕容玄恭,见过前辈。”
年轻人抱拳致礼。
“前辈不敢当,还是叫我老叫花子吧。”
“若不是这几日城中传得沸沸扬扬,我也见不到前辈。”
“闲话少说,找我何事?不会是因为我挣了点银子,慕容公子就要拿我下狱吧。”
“前辈多心了,只是想和前辈喝几杯水酒,尽一尽地主之谊。”
慕容玄恭举杯示意。
老人盯着慕容玄恭,看了好一会儿。
“不错,果然是老帮菜的高徒。”
老人举起酒杯,一饮而尽,少年也学着举杯敬酒,滋溜一口。
酒过三巡之后,慕容玄恭问道。
“前辈觉得大棘城如何?”
“比不了帝都,但也算繁华。”
“前辈觉得大棘城的百姓如何?”
“安居乐业,人心向上。”
“小子斗胆请前辈出山,不知前辈可愿意?”
慕容玄恭言语之间从容有度。
老人端着酒杯,细细品味着雪溅香的酒气。
“难道你不知一山不容二虎这个道理么?”
“前辈此言偏颇,一城之地,怎能只有一智者,一国之地,怎能只有一良臣?”
老人轻叹一声,放下酒杯,似乎知道狗屁道理无法说服对方。
“实话和你说,老叫花子行走江湖惯了,若是待在笼子里,不出三日就会憋死。”
“前辈,鲜卑慕容愿以国士之礼相待...”
没等慕容玄恭说完,老叫花子打断了他的话。
“人各有志。”
慕容玄恭看了看少年,似乎明白了老人的话。
“既然前辈不肯出山,那我只好入江湖了?”
老人知道他话有所指。
“小把戏,赚点散碎银子而已,我跟你说,你这大棘城的纸可真是够贵的,普通麻纸一张要十几文,皮纸居然要一百文,啧啧...”
老人一边喝酒,一边肉疼。
“前辈的江湖秘籍卖得也不便宜啊,二十张麻纸卖一两银子,最后几日更是卖到了二两银子,那可是一亩良田的价格。”
“小赚,小赚。”
“演武台本就供江湖中人捉对比武,笔墨纸砚加上几把刀剑,对了,笔墨砚是租的,刀剑用完了还可以还回去,这么算下来,一册的成本不过四百文,短短月余时间,卖了一千本?”
“一千八百本,多数一两,少数二两。”
“为什么不继续?”
“还不是那两个江湖高手武功平平,再比下去,恐怕就要露馅儿了。”
慕容玄恭听后,微微一笑。
“前辈什么时候走?”
“喝完这杯水酒?”
“那就祝前辈江湖路顺风顺水?”
“借你吉言。”
人间惊蛰,万物生发。
一老一小走在南下的路上。
“爷爷,咱不是有银子了么?怎么不买匹高头大马?”
“爷爷,我仔细算了算,咱这次赚了一千六百八十两银子。”
“爷爷,除去分给那两个江湖高手的银子,还剩八百四十两。”
“不对。”
“爷爷,哪里不对?”
“成本不对,麻纸原本一张十五文,可是我们买了三万多张,有折扣,一张只要十二文,你重新算,挣了多少银子。”
“爷爷,我算好了,多了一百零八两。”
“一百零八两?那可是一户人家一年辛勤所得,除去税收四成以及吃喝两三成,剩下的两三成才能攒下给孩子将来所用。”
“爷爷,你给我攒了多少了?”
“啊?爷爷不给你攒银子,爷爷只教你攒银子的方法,以后的路还长,你要学会自己走。”
“爷爷,这次的银子有我的么?这些天抄书抄得手都酸了。”
“放心,放在爷爷这,跑不了。”
“爷爷,还记得以前给人抄书,一日才五个大子,抄一个月才三两银子。”
“嫌少?”
“爷爷,你不觉得少么?一本书卖那么贵,抄书的银子都买不了几本书。”
“确实少了点,不过抄书就不用买书了,你说是不是?”
“爷爷,我听说一些版刻精良的书籍一册就要几两银子?”
老人望着前方起伏的山峦,深呼一口气。
“何止。”
瀚海帝都
邺城
胖子小白两人自从抵达瀚海帝都之后,除了每日两个时辰练习基本功之外,便无所事事,少年心性,没了缰绳,便是野马,不出半月时间,两人已经将瀚海帝都转了一个遍,大大小小的坊市都去过了。
这一日,准备回驿馆的两人碰到了急匆匆的郑管事。
“两位小兄弟,能不能帮我一个忙?”
郑管事满脸焦急。
“我俩能帮什么忙?”
胖子小白两人一脸不解。
“你看我这事儿太多,实在是抽不出人手,不然我也不会麻烦两位小兄弟了。”
郑管事从袖口掏出一锭银子,放在胖子手中。
“郑叔叔,我俩年纪小,帮不上什么忙。”
“一件小事而已,只要你俩肯帮忙,这锭银子就是你俩的。”
两人互相看了看,一时之间,不知怎么办才好。
“你先说说看,什么事?”
“取一件东西而已。”
“就这么点事儿?”
“确实是去取一件东西,两位小兄弟能不能帮个忙?”
胖子看郑管事一脸急切,便答应下来,不就是帮忙取件东西嘛,小事一件。
“取什么东西?”
郑管事将信物交给胖子,然后详细说了位置以及要找的人。
郑管事说的地方是瀚海帝国国寺,天龙寺。
天龙寺位于瀚海帝都东南,寺庙不大,三进三出而已,寺前却有个很大的广场,是高僧讲经之地。
寺庙内有前中后三个大殿。
前殿供奉四大天王,中间一尊弥勒佛像。
中殿供奉两大尊者,中间一尊释迦牟尼佛像。
后殿供奉四大菩萨,中间一尊药师佛像。
佛经中讲,佛祖有三世法身,释迦牟尼是佛祖现世身,药师佛是佛祖过去身,弥勒佛是佛祖未来身。
东西厢房供寺僧香客居住,寺中僧人不过数十人,可前来讲经听经烧香拜佛的人比比皆是。
胖子小白两人来到天龙寺,远远地就能听见梵声阵阵,一大群人盘坐在广场上,聆听高僧讲经,还有许多普通装束,并未剃度的人也在其中。
两人向一个沙弥询问,原来天龙寺广场上的讲经之人就是方丈。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