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八百四十三章 十字切下(2 / 2)

加入书签

你看到的内容中间可能有缺失,请退出阅读模式,或者刷新页面试试。

减肥专家提醒您:本章未完,点下一页继续阅读。

是在淮城对吧。”

“是的。”

“淮城好啊。”罗南笑起来,“听说你们湖城这些年对淮城渗透挺厉害的,有关情报资料给我一份,尽可能详细些。”

说这句话的时候,罗南想到的是前淮城秘教局成员、现淮城近防军少校刘峰明,紧接着又想到了懒散怠工的墨拉:“对了,弗里斯他们还在湖城……他那个巡战营都快散摊子了,让他们赶紧回来做事。”

文慧兰停了下,终又应是。

《看到此内容,说明本书不支持电脑观看,你用手机打开继续阅读》,想找人无异于大海捞针。

但对罗南来说,也是有一些操作思路的。他可以用“生命年轮”来分辨,如今也大致有了模型:

那些“奴隶矿工”,在深蓝世界高能辐射环境长期挣扎,那些年份将很大概率产生“暴生轮”;他们在进入深蓝世界之前,应该有在地球本地时空长期生活的经历,逃出来后又是一段时间,“生命年轮”的结构切换需要注意;而且这些人能活下来,大概率又是改造人,改造比例还不低;逃亡到地球后,则基本只能是黑户,注定游离在社会权限体系之外,荒野游民身份是个很好的掩护,当然,‘游民回城’会是一个重新融入的机会……

说话上周末,罗南已经做过了类似的事。

他发掘“奴隶矿工”群体的共同特质,以“庇护所”广播试探回响,以期寻找“十三区”的复杂时空结构关系中的位置,效果不佳。后面干脆换了“大通意”广播,结果差点儿掀飞了“神明披风”。

现在想想,“大通意”且不说,用“庇护所”作为刺激源,有些狭隘了。

无论是“十三区”里面的幸存者,还是逃出来的幸运儿,对“灵魂教团”不一定都敏感的。

“真?灵魂教团”起势,已经是91年了,“十三区”内部的复杂程度,也超出想象。

更何况,对相关人员“画像”“建模”和“筛选”,只能照应一部分。

能力者但凡是能够觉醒,“自我逻辑”就初步形成闭环,对外部环境的适应性就不再具有普遍规律。罗南那什么“暴生轮”“斑生轮”的模型,就套用不上,而未觉醒的人,能活着闯过“十三区”,抵达地球的可能性又太小了。

那些“逃亡者”的生存和行为模式复杂,现实世界的运行同样如此。

“十三区”,还有刚刚猜测的“奴隶贸易专线”事宜,让罗南知道,那些在世俗世界呼风唤雨的传统军政和资本势力,和李维之间存在着比他想象的更加复杂、密切的合作关系,如同荆棘混生的灌木丛,大片分布,又沾水裹泥,刀劈火烧也未必管用。

现在他需要选择一个“切入点”,就像是他选择淮城那样……淮城本就是一个选择。

当然,也可以再等等,等到文慧兰的调查结果出来,等到和安东胜、“竹蜻蜓”的交流过后,等到他对这似乎人人都可以着手碰触,但又无比复

你看到的内容中间可能有缺失,请退出阅读模式,或者刷新页面试试。

减肥专家提醒您:本章未完,点下一页继续阅读。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