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十七章 叫卖(2 / 2)

加入书签

兔皮的话,朱父是准备离开的时候送到杂货店的,朱父也算是杂货店的老客户了,虽然每次送的不多,但也每隔段时间去一次。

正发愁山珍野味怎么卖出去的时候,竟然有人来主动问价了。

《看到此内容,说明本书不支持电脑观看,你用手机打开继续阅读》,真是不知道说什么好了,这个小儿子运气真是太好了,误打误撞采的野花竟然真的可以卖钱。

朱平安看着父亲的地摊,好像貌似只卖出大约四五件东西吧,其他的都没有卖出去还。

待了一会,就知道父亲为什么卖不出去东西了。

朱父卖东西真是凭缘分啊,都不带叫卖的,也不主动招揽客户,都是等人家过来的,过来的。

以前朱平安没穿过来前,为了生活费也曾晚上出去摆地摊卖diǎn袜子手套什么的,摆摊就是看谁会说的,又不是开展览会,再说了展览会还有解说呢。

“山珍野味好吃不贵,又鲜又美的山珍野味了,走过路过不要错过......”

童音好听,又是一个讨喜的熊孩纸,还是蛮吸引人的。

朱父和大哥朱平川都略有局促,两人都有些不太好意思。

朱父问朱平安怎么会叫卖的。

朱平安很自然地回答说,刚才去药堂路上听人这么喊的就学着喊喊了。

小孩子正是喜欢拾人牙慧的年纪,朱父也释然了。

“竹编喽,又好看又好用哦,买了回去不吃亏,用了回去不上当哦。”朱平安看着有人围过来,仿佛看到了无数的银子奔涌而来,叫卖起来更是起劲。

人们渐渐的围了过来,这个时候朱父自然过来招呼。

当然也有人逗朱平安。

“小孩,你家的竹编有多好啊?”

“你家的山珍野味能炼仙丹吗?”

“要是买回去上当了怎么办?”

对于这些调侃,朱平安自然发挥小孩子的优势,童言无忌的回答。

“很好很好。”

“咸蛋是腌的不是炼的,还有我不知道能不能唉,我没有看过我娘腌咸鸭蛋唉。”

“上当了就可以去我家啊,我家在下河村西头,我爹叫朱守义。”

看似小孩毫无心机的把家里信息透了出来,人们心想傻孩纸,不过同时人们也放心了很多,我知道你家啊,要是东西不好我可以去找你们啊,所以愿意买东西的也多了。

大部分人都是买了些家里需要的竹编,有的也买了几个小巧的竹编回去哄孩子,倒是山珍野味无人问津,因为大部分人都是穷苦人家,野菜啊竹笋啊在家里也都吃够了,再说了,想吃,

你看到的内容中间可能有缺失,请退出阅读模式,或者刷新页面试试。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