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章 我在大明放牛(2 / 2)
“彘儿要去放牛,以后每餐多给彘儿半个饼子。”祖父发话了。
祖父一般不插手家里后宅的事,只要事情不是很出格,也就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他虽然重视老大一家,可是对朱平安这个胖乎乎孙子也是喜欢的紧。
夜晚降临,皎洁的月亮躲在柔和似絮,轻均如绢的云朵间害羞地看着那宁静的世界,撒下了那素洁的光辉。这姿态仿佛一位婀娜多姿的美少女笑眯眯地看着大地。
月色安静温柔,东厢房里可不是。
“凭啥他儿子去《看到此内容,说明本书不支持电脑观看,你用手机打开继续阅读》,示敬意,名曰"束修"。早在孔子的时候已经实行,那时候是咸猪肉,现在束修都是钱了。
在乡村束修要比城镇便宜很多,但也一年大体一贯左右,也就是一千文,分两次缴纳,另有蔬菜鸡蛋肉等节礼,可以说花费也是蛮多的。
不过据说大伯母家家境好还不错,也说不定。
听说岳家愿意出钱让俊儿进学,祖父母很是高兴,他们都很看重老大一家,老大会读书,那俊儿肯定读书也会很好。
祖父母都乐意了,而且又是大伯母岳家出钱,母亲陈氏还有小四婶以及三婶自然也就不说什么了。
“俊儿去蒙学,彘儿也不小了,可以接俊儿的班去放牛了。”大伯母见自家没人反对,脸上都是骄傲,接着话锋一转指向了朱平安,“快到秋了,把牛养壮些,也好做农活。”
你前天还说我小呢!
话说让我接俊哥的班去放牛?俊哥什么时候放过牛,毛都没有碰过啊。
大伯母之所以安排朱平俊去放牛是因为想起曾经家里人说彘儿聪明懂事的事了,愈发觉的得趁早断了彘儿读书的念头。一方面是怕家里出钱花费,还不如让彘儿老老实实种地像二弟一样供养自己呢,另一方面也是怕朱平安抢了自己儿子的风头,虽说自己儿子算过命是文曲星。
“大嫂,我家彘儿还小,牛那么大,他怎么放的了。”母亲陈氏皱眉反对,心里还有些话没说出口,你家俊儿去上学,凭啥我家彘儿去放牛,再说啦,你家俊儿什么时候放过牛。
三婶是喜欢朱平安的,也帮着说话,“就是,彘儿还没牛腿高呢。”
“咱家的牛老实的紧,自己也识路,放牛也就是跟着不让它吃别人家庄稼。”大伯母口口声声的说,“彘儿都跟着二弟上过山,放个牛也没什么吧。”
母亲陈氏不放心朱平安去放牛,大伯母却坚持,饭桌上也不安生。
“慈母多败儿,彘儿去锻炼锻炼也好,如果真是放不了的话,再说不放也不迟。”
祖母袒护大伯母,话里话外也都是同意的意思。
母亲陈氏在饭桌上赌气,饭也没吃多少,手伸到桌子底下掐了朱父不知道有多少下。
反正朱父在饭桌上呲牙裂嘴好多次。
“娘,你多吃饭,放牛也很好啊,我喜欢咱家的牛。”
你看到的内容中间可能有缺失,请退出阅读模式,或者刷新页面试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