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三十七章 邻村争水战(1 / 2)

加入书签

柴米油盐酱醋茶,吵吵闹闹、纷纷扰扰是大家庭避不开的修行。朱家大院直到晚饭都没能安静下来,最后因为祖父的强力干涉,才不了了之了。

只是可惜了自己捉的五条鱼了,小四婶带着不满做的饭,鱼都糊锅了。

从没吃过这么难吃的鱼。

大伯没有出现在餐桌,因为大伯一大早就拿着钱出门县城游学去也。其实想想,大伯也挺不讲义气的,他拿着钱出门逍遥去了,留下大伯母应付几个妯娌《看到此内容,说明本书不支持电脑观看,你用手机打开继续阅读》,两个村子的村老里正在一起一合计,为了避免无辜伤害,就定下了一个遵守至今的争水传统。

5岁到10岁之间的孩童,两个村子各出三十个孩子,参与两村争水。这样不管这些孩子怎么争抢,都不会造成多严重的伤害,最多也就是在床上躺一两天就能又活蹦乱跳了,不像是大人争抢非死即伤。

六十个孩子争水也是有一套规则的,不然怎么判断输赢。

两个村子各有十面旗子,一攻一守,守方在一个小山坡上,攻方在山坡下,由功方去山坡上抢对方的旗子,一炷香的时间,能抢到几面旗子就是几面旗子,抢到后交给本村村老。一炷香后,双方互换阵地,攻守易位,功方变守方,守方去进攻抢旗,也是一炷香时间,能抢到几面旗子就是几面,抢到后也是交给本村村老。

两村的村老根据手中旗子的数量来判定输赢,决定明年水权归属,谁的旗子多谁赢,一个旗子代表五天水期,多一个旗子就优先灌溉五天,以此类推。赢了的村子就有权利优先使用清溪的溪水灌溉,另一个村子不得阻拦,也不得灌溉,直到赢得村子手中旗子代表的水期用完为止。

去年是上河村赢了两个旗子,导致本村灌溉处于劣势,幸好今年没有发生旱灾,不然后果不堪设想。

眼看着又到了决定下一年水权的争水期,村老也开始考察决定参与本村争水的人选了,因为一个村子小孩人数有限,5到10岁的孩子也并不是很多,筛筛选选,朱平安和朱平俊都入选了。朱平安刚满五岁就入选,估计村老就是看中朱平安胖乎乎的身材了。大哥朱平川没有入选,是因为按照村子的计算年龄方法,大哥刚好过了年龄,虚岁11了。

这个争水传统,两村已经遵守上百年了,到现在争水更像是两个村子的联谊会,也是后辈表现自己的场所,历年出彩的孩子以后找媳妇都有很大优势,媒人说起来都会竖起大拇指,女方家也都高看几眼。

每年两村争水日,附近都会成一个小型的集会,小辈们在山坡间争抢旗子,长辈们在不远处喝彩说笑,两村里正还有村老在搭起的高台上喝茶饮酒谈笑。甚至还会吸引不少摊贩,摆摊售卖,这也成了两村最热闹的节日之一。

一群熊孩子抢旗子玩,有个什么劲,不过看母亲陈氏眉飞色舞的模样,朱平安明智的没有开口。

大哥朱平川也

你看到的内容中间可能有缺失,请退出阅读模式,或者刷新页面试试。

历史军事提醒您:本章未完,点下一页继续阅读。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