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一百四十七章 下河村的喜事(1 / 2)

加入书签

朱平安渐渐远去了,背影也慢慢失去轮廓,化作一滴模糊的淡墨色,慢慢融入枯黄的秋色里。

秦淮河边,那位十五六岁的少女双手捧着朱平安留下的墨宝,看着朱平安的背影,久久不能平静。

“走吧,素素,这样的少年郎不是我们能高攀的起的。”十七八的少女摇了摇头,将红眼睛少女散落的头发挽到发髻中,声音落寞的安慰道。

十五六岁的少女闻言,眼睛更红了,咬着贝齿默默点了点头《看到此内容,说明本书不支持电脑观看,你用手机打开继续阅读》,宅冲去,急着要敢在报喜的官差前通知老朱家。可得把家里收拾收拾的齐整的,亮亮堂堂的,水果瓜子打赏钱可都准备好,这可是下河村头一位秀才,可不能再人家官差面前丢了下河村的面子。要是老朱家临时短了啥,咱们这些乡里乡亲的也好从自家拿来,可不能让报喜的官差看扁了咱下河村。

至于为什么是老朱家

用屁股都能想的通啊,人家官差都说了恭喜咱们村朱老爷童生试高中案首,朱老爷呢,咱们村就老朱家老大和小孙子是读书的,也就他们俩去赶考了,能叫老爷的,肯定是朱家老大了。上次朱家小孙子也中了个案首,不过那是童生,镇上报喜的恭喜的也是朱公子,可没有说恭喜朱老爷。朱家老大读书二三十年了,小孙子才读了几年,朱家老大中童生都十年来,朱家小孙子前些时间才中童生。

所以,老农他们想当然的认为是朱老爷说的就是朱家老大朱守仁。

下河村也不大,这些人没一会便从村口跑到村里。

朱平安的母亲陈氏正在大门下纳鞋底呢,看到一群人轱轱辘辘从自家门前往村里呼啸而去,带起了一大片尘土,不由好奇的问了一个熟悉的村人,这是咋地了。

“老二家的啊,你还不知道吧,你家守义他大哥守仁中秀才了呢。刚二麻子说在村口看见报喜的正往这赶呢。”那村人声情并茂的描述道。

闻言,纳鞋底的陈氏一不小心扎到了手。

“那,那我家彘儿呢?”陈氏一脸急切的问道。

“好像就听说咱村中了一个呢。”又有人补充道,然后便急急的催促那村人,“快走,咱得敢在官差前给朱大叔说呢,让朱大叔家里收拾收拾。”

“你家小彘没考上呢,不过好在年纪小,没什么。走了,老二家的,一起去给你家守义他大哥报喜去。”

“就是,走了老二家的,有个童生就不错了,别想太多了老二家的,相信下次你家小彘肯定能中的。”

后面跟来的乡里七嘴八舌的安慰,然后一群人呼啸而过,急着往新晋秀才家刷刷好感,以后有啥事也好说话。那可是秀才老爷,跟县官平起平坐的,以后求人家的时候多着呢。

朱平安的母亲陈氏怔怔的看着呼啸前往老宅的人群,攥紧了手里的鞋底,就连针再次扎到手上,扎出来血了都不知道。虽说自己也没想着老二能考上,

你看到的内容中间可能有缺失,请退出阅读模式,或者刷新页面试试。

历史军事提醒您:本章未完,点下一页继续阅读。

“你这混小子,等等老头子。”老农气的恨得不年轻二十岁。

“哈哈哈。李大叔,这跑腿的活还是让侄子我去跑吧。”汉子傻笑着。头也不回,可着劲的往前跑。

“你这混小子......”老农笑骂。

那汉子只是傻笑。越被骂,跑的越欢实。

一路上越来越多的人听到了消息,沿途加入了报喜的大军。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