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四章 平倭策(2 / 2)
果真是一场秋雨一场寒,不过两天时间而已,离家时还燥热的很,现在都能感觉到凉意了。
朱平安将东西收拾好,洗了个热水澡,换了身干净衣服,便坐在桌前铺开笔墨纸砚,写了一封平安信,写好地址收信人等信息,并一钱碎银子托楼下店伙计抽时间送到附近的民信局。朱平安只知道这个时候有民信局,但是不知道费用是多少,给了店伙计一钱碎银子,多退少补,多出来的钱就当自己的饭钱了。
民信局,是明朝永乐年间在民间出现的专业民邮机构??民信局。民信局的出现是民间贸易、民间交往日益发展的必然结果。当然,朱平安也不管他出现的原因是什么,总之能把自己平安的消息送到父母手里就行。
傍晚时分,店伙计送来了晚饭,又给了朱平安一张盖有私章的收据纸条,并告知朱平安,已经将信件送到了民信局,剩了二十文钱。
谢过店伙计,朱《看到此内容,说明本书不支持电脑观看,你用手机打开继续阅读》,建筑宽敞整齐,速度又快,住着又舒适。
朱平安付的钱属于三档席位,住的这间船舱是四张床,但是干净整洁,空气流通,桌椅床铺井井有条,还供应饭食,当然这个需要额外花钱再买。第一次远距离坐船,挺新鲜。上了船后,朱平安讲行李放到铺位打开飘窗,可坐可躺,扶着窗棱。吹着江风,非常惬意。
大船开拔时。朱平安所在的这个房间还没有人上来,三等席位的钱一等席位的享受。不错。在大明,长江中白暨豚不少,窗外不时会有白暨豚会随着客船,一蹦一蹦,象海洋馆海豚表演,非常好看。
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顺风顺水,船速很快,早上大船开拔。到了第二天中午时分就到了应天城外的码头。到达应天时,因为水大,原来的停靠码头已经淹没,临时的码头用竹排和漂浮桶搭建,客船老板伙计不停的喊着,注意两脚要踩在同一块板上,要注意安全。
背着行囊,站在应天城外,朱平安顿时有一种我胡汉三又回来了的感觉。
“喂喂喂。前边那个,要走走,不走让,别挡道......”
身后某位汉子粗旷的声音。一嗓子便将朱平安意气风发的感觉打的烟消云散。
“哦哦,对不住了。”朱平安有些尴尬的转手拱手,让开了路。
“哦。是秀才老爷啊,失敬失敬。”那位汉子也是见多识广的。看到朱平安身上的生员服,不由语气恭敬了许多。顿住脚步让朱平安先走。
“哪里哪里,您请。”朱平安拱手示意对方先走。
“您先,俺不急。”汉子摇头。
呃,好吧,朱平安背着行囊,打着雨伞率先往应天城走去。进了应天,朱平安便径直往上次住的客栈走去。
熟悉的秦淮河案,熟悉的江南贡院,熟悉的夫子庙,很快就到了上次住的客栈。因为这次在路上只用了两天不到的时间,距离科考还有十七天左右时间,所以此时客栈内人还不多。
朱平安才进客栈,掌柜的一下子便认出了从本客栈走出的院试案首,很热情的将朱平安迎到客栈内,又是让店小二取干毛巾又是让店伙计倒姜汤的,真是宾至如归的感觉。
“朱公子是要住店吧,上次您的房间还给您留着呢。”
或许是朱平安上次案首给店里带来了不少生
?club
你看到的内容中间可能有缺失,请退出阅读模式,或者刷新页面试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