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六章 那要不你来当导演(2 / 2)

加入书签

戚伊依越说越起劲。

“还有装造,契丹人是?发的,也就是和你一样的秃顶地中海,没别的原因,和女真人的金钱鼠尾一样,属于习俗,还有就是为了减少虱子。”

“而且他们还带耳环,并且只戴一只耳。”

“还有……”

听着耳边断断续续的连珠炮,薛正经也是一个头两个大。

“那你这么懂,你来当导演?”

听着开玩笑一般却又带着几分认真的话语,戚伊依也是豪不示弱。

“当就当,你给多开一份工资就行。”

没错,戚伊依这个人有很强的强迫症,自己不参与还好,只要投入进去,就一定想做好。而且最重要的是对那些最基本的常识性错误真的忍无可忍。

就好像你现在看几十年前一样,人穿喇叭裤蝙蝠衫都是有说法的,你给人砍成牛仔裤,肩上扛着的收音机也变成了音响,从时代的弄潮儿变成广场舞大妈了??就没内味了。

九十年代的广场舞大妈跳着最炫民族风,想一想就觉得非常违和。

夜深,戚伊依带着行李箱入住了一家临时酒店,虽然钱是要赚的,但绝对不是开源节流,更好的躺平才是赚钱的真正目的。

放下厚厚一堆的合同文件,戚伊依这时候也是不得不加班打磨起了剧本。

毕竟除了一堆角色,她还要当副导演、武术指导、美术指导、编剧、服装设计、监制等等。

而她现在要做的,就是先把一篇非遗码出来。

首先是杨家将说唱,前世流传在晋冀两省,光歌词就大约有三十万行,可演唱600小时。

前世因为篇幅,濒临失传。戚伊依觉得可以优先做电子版用于存封,而唱法也可以通过信息技术进行更好的保存的。

毕竟其中反映的真实社会面貌,当地传统民俗文化的表现形式,对于历史学、社会学、民族学都是笔无价的文化遗产,是一种非物质的“活文物”。

而其中一共可以讲两个部分。

一个是杨家将的英雄群像。在外族入侵、民族危亡之时敢于牺牲的满门壮烈,七子去六子归,这正是华夏骨子里的保家卫国与抗斗到底。

另一个是穆桂英传说。是家长里短的爱恨情仇,同时也是巾帼不让须眉的沙场壮烈,其中的十二寡妇西征正是如此。

当然,传说归传说,真实的历史也是要记载的。

杨业,杨延昭,杨文广,这三人才是历史上的杨家三代。

杨业,人称杨无敌,投靠宋朝之前,北宋三十年战功赫赫,但历史上只留下了宋朝的几次战役,而且全部都是输局。

原因很简单,宋朝以文为贵,军队出征在外,武官不能发挥自己的擅长,反而是要听文官拿着地图纸上谈兵,人杨业三十年打辽未尝一败,反而是在宋朝被敌人以少胜多。

最后一战,被文官安排与辽国十万大军正面交锋不说,更是被见势不妙直接跑路的文官活活坑死,前无生路后无退路,一代老将就此陨落。

杨延昭,其实是老大,不是传说中的老六,这是因为辽人相信天上北斗七星中第六颗星是专克辽国的。但也只是个守将,一生镇守边疆二十余载。

杨文广,其实是老大的大儿子。贯彻精忠报国的杨家理想,但是终其一生也没有完成收回燕云十六州,这时候宋朝议和,兴文?武,和整个北宋一样,杨家就此“三代而终”。

合上笔记本,戚伊依心中也是有了想法,她准备使用群穿型演绎法??带着群演们玩一场超真实的史诗级剧本杀。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