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26章 明末农民起义3(1 / 2)

加入书签

[这场给明朝带来近乎灭顶之灾的土木堡之变,以及之后的夺门之变,带来的影响是巨大的。]

[首先第一点,就是我们前面提到过的,军事力量的覆灭。

明朝虽然说是驱逐鞑虏,恢复汉家江山,但其实有很多制度都继承了元朝,比如行省、殉葬、户籍等等。

元朝把天下人林林总总分了八十多种户籍,明朝简单一点,是分为三大类,十六小项。这三大磊分别是军籍、民籍、匠籍《看到此内容,说明本书不支持电脑观看,你用手机打开继续阅读》,又灭了许多国家,但都是别人打的啊!

现在朱元璋的儿子都能封狼居胥了!

不能再等了,朕要亲征高句丽!

[到了仁宣时代,国家渐渐平和下来,犹如汉时的文景之治,休养生息。这些都是一个帝国自然的转变状态。

但土木堡等于咔嚓一下,把平滑的曲线变成断崖式的下跌,由平和的休养生息变成不得不战略防御。

这一切,距离永乐大帝最后一次北伐不过才二十五年。]

朱棣在心里盘算:就算他最后一次北伐之后马上就死了,那朱祁镇这个鳖孙从继位到土木堡之变至少也要个三四年时间吧?

那岂不是说,他的儿子和孙子加在一起,一共才当了二十年皇帝?!

他狠狠瞪了一眼身边的胖胖,沉声道:“朕就说让你平日多骑马跑一跑,你就把朕的话当耳旁风,回头就宣太医来!”

[瓦剌这一巴掌打的大明实在太痛了,于是不仅战略收缩,而且还把重心北移,目光全放在北方草原。

不仅导致漠南卫所大量内迁、丢失河套,不得不以九边重镇成为北方的主要防线。而且东北部的战略收缩,则导致朵颜三卫最终占据大宁地区,且时叛时附,最终明朝对辽东的经营持续弱化,最后让满清坐大。

无人在意的内地和东海沿海,卫所制就这样快速的崩坏,进而导致明朝中期以来南方倭寇的日益严重。

晚明时有一件特别离谱的事情。一伙几十人的倭寇团伙不满足于在海上抢劫,而是直接上岸。上岸后没有遇到任何有效的抵抗,就这么一路烧杀抢掠的从海边跑到南京,还妄想攻城。

朱元璋可是靠着淮西和浙西起家的,两百年后江南就堕落成这鬼样子了。]

朱元璋:心梗。咱就说江南这地方温香软玉,把人都给养酥了,标儿迁都北京是对的!

[哦对了,原本永乐时期,郑和七下西洋,是真正的威加寰宇,最远甚至到过红海沿岸和非洲东海岸,还设立过旧港宣慰司,宝贝们,你们知道旧港在哪里么?就是苏门答腊岛,就是今天的马六甲海峡附近!

我真的要哭泣了,如果这个宣慰司一直在我们手上,那今天的很多国际局势都会变得不一样。]

天幕上展示了完整的全球地图,并且用不同的颜色标注出郑和每一次下西洋

你看到的内容中间可能有缺失,请退出阅读模式,或者刷新页面试试。

八扇屏风提醒您:本章未完,点下一页继续阅读。

时的心态不一样了,现在府兵制在他手底下还维持的不错,但他清楚随着土地兼并无法遏止,早晚会崩溃。

现在要想想怎么防止变成军镇割据了。

[第二个大的影响,就是文官集团迅速崛起。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