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32章 明末农民起义9(1 / 2)

加入书签

[自从实行了新的“开中法”之后,边镇明军的战斗力就越来越低了,恢复河套就成了大明的一块心病。

到了明武宗正德年间,虽然正德在许多时候看起来有些胡闹,比如他自己给自己封威武大将军、镇国公,化名朱寿。

但他在军事上还是有点子天赋的,打出了“应州大捷”,打败当时的鞑靼首领,也是一位颇有能力的可汗--达延汗,此后终正德一朝,鞑靼都没有敢再进犯。]

《看到此内容,说明本书不支持电脑观看,你用手机打开继续阅读》,做事。]

李世民叹了一口气,吏治就是这么败坏的啊!

[好了,下面是三大征之第二征,朝鲜战争。]

[我先说一句暴论,朝鲜半岛这个地方,自古以来都是华夏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只不过最近几十年认贼作父了。]

朱元璋:?哪个贼?就他那个位置,周围哪儿有比华夏更强大的势力?

不会是日本吧?

离谱。

[万历十六年,日本太阁、也是著名的权臣丰臣秀吉统一日本后,随即开始找借口征伐朝鲜。

那么他的借口是什么呢?

是朝鲜拒绝出兵和日本一起攻伐大明。]

[小鬼子不愧是你,这么多年真是敢想敢做。]

小鬼子……这称呼有点耳熟,好像在哪里听过。

朱元璋开始仔细回忆起来。

[日本当时经历了一百多年的战国时代,丰臣秀吉通过四处征伐,勉勉强强算是重新把日本给捏合到了一起,在名义上统一了。

之所以说是名义上,是因为战后日本依旧是分封制,各地的大名类似藩地亲王一般,掌军政大权,有如若干个国中之国。]

咦?

秦始皇表示疑惑,这不就是东周时期么?

相当于从战国退回到春秋?

[但因为分封的土地大小、贫富等不同,所以许多大名都很不满。

毕竟不患寡而患不均是通用的人性。

日本地狭人,当时的实际领地只有三个大岛,且物产贫瘠。

为了转移矛盾,丰臣秀吉制订了一个豪气冲天的战略。即通过武力先侵占朝鲜,再征服中国,然后谋取天竺,进而称霸亚洲。]

朱棣半晌无语,最后感慨了一句:“他是没睡醒么?”

[各位!大家看看这个战略眼不眼熟?

没错!这就是近代日本侵华的策略和路线,只不过上一次丰臣秀吉刚出门就被堵在了朝鲜,近代这一次差点成功了。

但也足以说明,日本狼子野心,几百年来一以贯之。]

朱棣:!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