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36章 明末农民起义13(1 / 2)

加入书签

[当然,明朝自己也知道自己到处撒币像个大冤种这事儿,但是对于大明君臣来说,花钱买藩属国的忠心和天.朝上国的体面还是挺划算的。

于是他们就把这种名义上回赐,实际上是扶贫这种行为,当做一种恩典施舍下去。

因此,这种跟日本和谈,他们依旧保持了这种心态。这个条件,都透露出一个意思??

这回知道你爹我的强大,才知道害怕了吧?

收你当狗是《看到此内容,说明本书不支持电脑观看,你用手机打开继续阅读》,都是熟番,他还能直接纳入统治,其他地方确实有心无力。

[到了万历年间,杨家的当家人杨应龙,已经是第29代传人了。

但杨应龙这个人吧,应该是性格有点问题,史书上说他“生性雄猜,阴狠嗜杀”。

不仅如此,他还特别狂傲,他在播州自称“千岁爷”,礼节都是按皇宫那么来的。

咱就是说,当土皇帝可以,当真皇帝不行的兄弟。]

[因为皇宫里用的都是宦官,所以他居然在当地自己抓了很多小男孩进行阉割,来服侍自己和家人。]

朱元璋很在乎这个,所以他怒喝:“狂悖!僭越!”

[播州除了杨家,当地还有九个大家族,世代联姻,把持地方。杨应龙的妻子张氏也是这九族之一,本来是个很正常的政治联姻,好不好的凑合过就是了。结果杨应龙非但不喜欢女方,还怀疑妻子和别人有染,给自己戴绿帽子。

人家女方也不是吃素的,大家族出身有底气:你不愿意跟我过拉倒,老娘还不愿意伺候你呢!

于是改嫁给了杨应龙的族弟,也算是保持了张、杨两家的联姻关系。]

[结果杨应龙有一次喝多了上头,想起自己被带绿帽子的事儿--其实根本没证据,都是他自己瞎猜的。

他竟然带着人,拿着刀,去屠戮了张家满门,包括当时在家的张氏。

其他八大家族忍无可忍,写了奏疏弹劾杨应龙谋逆,证据很充足。]

朱元璋冷哼:“果然是个人事不知的混账!”

[杨应龙一不做二不休,直接起兵开始造反。

当时明廷正在努力搞朝鲜之战,实在没精力对付,只派了地方兵力去围剿,虽然中间杨应龙一度投降过,可很快事情就起了反复,再度反叛。

明廷的重点在朝鲜,只能任由他在西南地区祸祸了年,甚至骚扰过粮仓湖广。

直到朝鲜那边彻底搞定,明廷才腾出手来回头打他。]

[在明廷的全力应对下,杨应龙很快覆灭。

但还是那句话,这时的明廷已经只剩下个架子了,不然不会任由他横行了年。]

“唉……”朱元璋忍不住叹了一口气。

[好了,这期视频太长了,所以明末只能分两期了,其他纷争我们留到下半部再讲。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