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章 转岗(1 / 2)
得知孟峥年纪小,对未来职业没什么概念,叶敏夫妻俩也不想过早规划他的未来,所以不打算现在就开始培养孩子学医这事后,董老虽然觉得可惜,但没多说什么,毕竟他只是个外人,可以提建议,却不能替他父母做决定。
而且叶敏夫妻俩的考虑并非毫无道理,虽然站在他的角度看到的是一个学医苗子,但他们站在父母的角度,看到的却是孩子的未来。
想清楚后,董老很快搁下这件事,对待孟《看到此内容,说明本书不支持电脑观看,你用手机打开继续阅读》,了考核,但正式转岗前前叶敏还得去卫生局考个试。
七十年代因为医疗资源紧张,行医的标准没有后来那么高。虽然县级以上医院要求高,宁可缺人也不乱进人,但县级医院和更低一级的卫生所医疗站,是可以接收医学院校毕业生成为实习医生的。
而在农村,只接受过短期培训的赤脚医生,更是成为了合作医疗卫生服务网络的主力军。
卫生所因为隶属军区,招人标准比一般的卫生站要高一些,但也没有太严格,毕竟红旗公社实在是太偏僻了,被分配到这里的军医,要么是怀揣着梦想,要么是一点门路都找不到,实在没办法了。
这种情况下,就算军区想提高招人标准也没那么容易,所以卫生所里好几名医生都是毕业后直接分配过来的。
但军区领导还是很重视医疗的,经过多番拉锯,终于在去年确定了新建医院的事。医院落成后,部队会安排一批军医来,同时平城市和东河县也会给予援助。
到时候,医院招人的标准估计会往上提一提。
现在医院还没落成,标准没有提起来,叶敏从护士转岗成为医生这件事,可以再活动活动。
只是在此之前,叶敏得先拿到赤脚医生证书。
建国初期医师管理其实挺混乱,上至卫生部,下至县政府,都有发放行医证书,种类也很多。发放标准也比较宽松,当时在行医的只要提交的资料没问题,基本都能领到证书。
董老的执业证书就是建国初,由卫生部发放的。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