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二十一章 廷辩李默(1 / 2)
民不加赋而国库倍增!
好大的口气,好一个信口雌黄的狂妄小辈!
李默等人对朱平安所说的民不加赋而国库倍增一事,是一千万个不相信。历史上有多少大能,多少牛人,都不敢说这样的话,朱平安只不过一个十多岁的小辈就敢说这样的大话,真是初生牛犊不畏虎,信口开河!
“哦,爱卿是说民不需加赋,国库即可倍增?”嘉靖帝听朱平安说是在查海禁资料的时候,从中得出的这个所谓的《看到此内容,说明本书不支持电脑观看,你用手机打开继续阅读》,
如果是寻常人,在李默这般气势压迫下,早就丢盔弃甲了!
不过,朱平安却是不然,看着咄咄逼人的李默,朱平安只是轻轻的摇了摇头,很是镇定自若。
“大人所言有理,平安所言亦是有理,下官对圣上赤胆忠心,又怎敢欺君罔上。”朱平安镇定的摇了摇头说道。
“荒谬,若我言之有理,汝便是信口雌黄!”李默火大。
“非此即彼?为何不能是亦此亦彼?还请大人恕下官无礼。”朱平安淡定的说道,然后向着李默拱手行礼道,“大人所言‘天地所生财货百物,止有此数,不在民则在官’,言之有理,但却也言之有失偏颇。”
“我所言有失偏颇?”李默气笑了。
“还请大人息怒,请听下官解释,如若下官言之有理,还请大人恕罪;如果下官言之无理,那下官便向圣上请罪。”朱平安拱手道。
“老夫就听你一言。”李默根本不拿正眼看朱平安。
“所谓有理者,上善若水,下官便以水来举例。天地所生财货百物,止有此数,不在民则在官。若以河流比作天下财货百物,则可将上流比作官,下流比作民。河流水量恒定,若上流水多,势必下流水少。故下官说大人所言,言之有理。”朱平安解释道。
哼,李默冷哼了一声,算是默认朱平安说的这句话。
“所谓无理者,下官还是以水来举例。河流为财货百物,上流为官,下流为民。大人所言有理的基础是至有此一条河,如若此时附近又有一条河流,下官将另外一条河流之水引入我们举例的这条河流上游,那岂不是上流水变多了,下流河水却不用变少。因为将另一条河水引入了本河上游。”朱平安接着道。
咦?
听了朱平安的这个比喻,有些官员不由得发出了一声恍然大悟的咦声。以前他们只是局限于一条河流,却忘记了附近的其他河流,听朱平安这么一说,有一种醍醐灌顶、豁然开朗的感觉。
“汝..狡辩也。”李默冷哼一声,用力的甩了下袖子。
“下官方才所言民不加赋而国库倍增便是同一道理,为何要将目光一直放在我大明呢,在我大明之外亦有数不尽的财富,下官所言便是不增加黎民赋税,但可将他国之财富引入我大明国库,如此一来岂不是我大明国库倍增,但却不用增加百姓赋税
你看到的内容中间可能有缺失,请退出阅读模式,或者刷新页面试试。
朱郎才尽提醒您:本章未完,点下一页继续阅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