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四百七十八章 三封奏折,命运异否(1 / 2)

加入书签

当朱平安醒来的时候,水师的搜救船已经结束了搜救返航了。

当日袭击的海盗除了葬身大海的,其他的都成了水师的俘虏,包括独眼海盗和那位身穿黑色羽织的山治,可以说这支海盗全军覆没,无一漏网。

海盗葬身大海的占了大多数,虽然他们水性绝佳,可是在这天在巨浪面前还是不够看。尤其是海盗们的小船不抗风浪,全部都被海浪砸翻海底了。

基本上幸存的都是强攻上水师后方补给船《看到此内容,说明本书不支持电脑观看,你用手机打开继续阅读》,漪尚未平息的时候,京城又有两封奏折溅起了更大的涟漪。

其中第一封是巡按云贵御史赵锦,在千里之外的云贵遣人送来的,这封奏折直指当今首辅严嵩,不是拍严嵩马屁而是弹劾严嵩。

“臣伏见今年正旦日食灾异非常,又山东淮徐间连岁大水,四方地震叠见章奏变不虚生必以类应,臣愚谨以天意验之人事......首辅严嵩怙宠张威,窃权纵欲,事无巨细,罔不自专,假刑堂以行其爱憎,任情生杀予夺,一概以贿赂之厚薄为转移,群小得志,廉耻扫寺......臣愿陛下观上天垂象之显察,二祖立法之微念操柄之不可使移,思纪纲之不可使乱,将嵩早赐罢黜以应天变。”

赵锦从天灾地变,引到权臣严嵩把持朝纲,谋取私利,导致吏治日坏,乌烟瘴气,蝇营狗苟,民穷国匮,内外交困。请立即罢免严嵩。

千里之外的一箭让严嵩有些猝不及防,让朝堂也有些震荡,不过严嵩在严世蕃的建议下,采取以退为进的方式。

于是,白发苍苍的严嵩摆出一副操劳过度模样,老泪纵横的进宫向嘉靖帝请罪,跪在嘉靖帝面前二话不说先嚎啕哭一场,然后请求嘉靖帝罢免了自己的首辅位置,准许他辞官养老。

嘉靖帝静静的看了严嵩三分钟,然后温声安慰片刻,手批特旨,以“欺天谤君”的罪名,命锦衣卫逮捕赵锦,下诏狱横加拷掠,杖四十,革职为民。

第二封是兵部武选司署郎中周冕的,他的奏折跟朱平安的类似,朱平安弹劾杀良冒功,他弹劾的是冒朝廷军功的,不过他弹劾的对象是严效忠。

严效忠是谁?

严效忠是严嵩的孙子,严世蕃的儿子,此刻尚在襁褓之中,还没断奶呢。

周冕奏折中指出严嵩的孙子严效忠乳臭未干,未曾一次涉及行伍,却冒充两广的功劳,授予锦衣所镇抚之职和千户。直指严嵩,说严嵩私党用以让其子孙做官。

周冕比赵锦好不到哪去,很快便被下狱拷掠,同样削职为民。

可以说,所有弹劾严嵩,或者弹劾与严嵩有关的,全都扑街了。

所以,现在京城很多人都在观望朱平安的这封奏折,都在等着看朱平安的下场。

朱平安的奏折跟这两个奏折的区别是有的,也很明显,这两个奏折或是直指严嵩,或是直指严嵩的亲人,朱平安没有。

你看到的内容中间可能有缺失,请退出阅读模式,或者刷新页面试试。

朱郎才尽提醒您:本章未完,点下一页继续阅读。

铺常用的暗记,这种做工的簪子,只能是他的侄女李姝所配。也是因为这跟金簪,临淮侯才断定李姝葬身大海了。

临淮侯似乎都能想象海盗袭来时,李姝拼死反抗,用簪子扎了海盗脖颈,最后和海盗同归大海的场景。

除了这根金簪外,临淮侯面前的桌上还有一根腰带,这腰带就是朱平安所系的那条腰带,也是在那个海盗身上发现的。也就是根据这跟腰带,临淮侯断定朱平安也是很不幸的葬身大海了。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