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四百九十章 十里红妆(1 / 2)

加入书签

何止是眼珠子掉锅里了,朱平安整个人简直都要掉锅里了。

朱平安想到的事情有些惊恐,那就是傲娇腹黑任性的李姝竟然就是那个给自己做了好几年美食的李家大厨……

这丫头是什么从什么时候开始给自己做吃的的呢?

然后,朱平安就想起了曾经的蛛丝马迹,曾经在上河村李家借书的时候,讲过倚天屠虺记,李姝让人给自己送来了一盘零食,好像是红烧的什么肉,卖相很不好看,嗯,吃起《看到此内容,说明本书不支持电脑观看,你用手机打开继续阅读》,

前面人群忽然像是冷水滴到油锅里一样炸开了,一时间人们纷纷伸长了脖子往前看。

然后就是一阵整齐划一的倒西凉气的声音,太震惊了。

眼前的这一幕简直是超过他们的想象了,一般女儿家嫁姑娘都会给陪嫁,这娘家给的陪嫁就是女方的私房,但是嫁出去的姑娘泼出去的水,人们给陪嫁也都是面上意思意思,心疼姑娘的多给点,让女方在婆家有底气。女子嫁妆六十四抬为一整数,称为全抬,更多的是不足这个数的,就陪送三十二抬,称为半抬。当然了大户人家才这么算,小户人家基本上不算了,因为凑不起来。就下河村这七里八村而言,陪嫁也不过是七八抬最多十几抬也就撑死了

可是眼前这一幕真的是差点让他们把眼珠子都给瞪出来了,几乎有些怀疑自己的眼睛了。

这李姝家的陪嫁简直是让他们窒息了。

十里红妆啊。

真的是十里红妆啊,前面是有一百二十八抬嫁妆,穿着整齐批红衣服的人抬着嫁妆,从上河村一直延伸到下河村,听说队尾都摆到上河村再往前的一个村了。

最让人们倒吸凉气的抬嫁妆的人,还都故意将妆奁盒柜都打开敞着抬,这也是为了向人们炫耀女方家的嫁妆,看到没,我们这嫁妆可都是实打实的,没有一丁点的作假,有量还有质。

最前面一抬的妆奁盒敞开着,里面并非金银珠玉,也非银票宝石,而是一块块土砖,每一块都很厚很大,土砖上雕刻着地图的纹路,人们数了数,总共有二十块这样的土砖。

就这一抬就让人们眼珠子都瞪出来了。

这土砖可不是普通的土砖,这土砖代表着土地,这是大明朝嫁妆中约定俗成的,每块土砖下都有一张地契,多大的砖对应多大的地,就李家这陪嫁的土砖,怕是每一块砖都代表着十顷良田啊,二十块转也就是二百顷良田,在大明度量衡换算五十亩为一顷,这陪嫁可是一万亩良田啊。

按惯例,“势家名田,以千亩为限”,一户人家能拥有千亩土地,就已经是很惊人的“势家”了。可这李家一伸手,就是万亩良田的陪嫁啊。

更不用说后面还有一百多抬的嫁妆了......

这老李家那是嫁闺女啊,简直是嫁公主啊,就是公主也没有这种陪嫁吧。

早就听说老李家不简单,没想到

你看到的内容中间可能有缺失,请退出阅读模式,或者刷新页面试试。

朱郎才尽提醒您:本章未完,点下一页继续阅读。

的大日子,没有人会错过了这场热闹。

大家都知道朱平安是大明第一状元,也都知道上河村李大财主家是多么多么的有钱,大家还听说李大小姐是多么的俊俏、多么的持家、多么的贤惠、多么的孝顺......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