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一千一百八十四章 改革县衙(2 / 2)

加入书签

用过午饭后,趁着县衙全体人员都在,朱平安接着又将任命全部安排了下来。

县衙原本体制办事机构是六房,仿效中央朝廷六部之缩影,大明的县衙都是这种体制。不过朱平安是从现代来的,清楚这种体质还可以改进。

所以,接着这次革职全部胥吏的机会,将县衙体制也做了一次改进。

当然,朱平安也不是改变封建官僚形式,而是在封建官僚形式的框架内进行改革改进。

要说封建官僚体制的巅峰,自然非清朝莫属了。

在现代的时候,有一位河南内乡的好友结婚,朱平安去参加婚礼。婚礼结束后,好友带着朱平安等参加婚礼的宾客去aaaa级景区内乡县衙游玩。朱平安对历史比较感兴趣,观赏的比较仔细,现在依然记忆犹新。

内乡县衙始建于元朝,经历元明清三朝修缮,形成了庞大恢宏的官衙建筑群,至今保存完好,素有“北有故宫,南有县衙”、“龙头在北京,龙尾在内乡”的美称。

在朱平安看来,内乡县衙其内在体制之美丝毫不逊色于其外在建筑之美。

所以,朱平安就以内乡县衙体制为蓝本,对靖南县衙体制进行了改革。

“诸位,我决定在县署吏、户、礼、兵、刑、工六房的基础上,另增设铺长房、承发房、仓房、库房等四房。”朱平安对张童生等人说道。

“在六房的基础上增设四房”

“六房职责我等清楚无疑,可是这铺长房、承发房、仓房、库房又负何职责”

“县尊莫不是为了安置我等特意增设的吧县尊不必如此,县尊的重视,我等早已感同身受,县尊切不可为了我们,影响了县署运作。”

“县尊,自古以来,县署机构都是六房。这铺长房、承发房、仓房、库房四房闻所未闻,未曾见哪个府、县有此设置,还请县尊三思啊。”

张童生等人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