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一千四百五十四章 方向不对(2 / 2)

加入书签

倭寇屠戮了昌化县江边的鱼米村,昌化知县率兵、民壮共四百前来剿倭,结果不敌倭寇,被倭寇轻易击溃,昌化知县坠马被下属拼死救回。

倭寇击溃了昌化知县后,衔尾追击,从昌化县南门入昌化县城,在县城烧杀抢掠了一番,自西门而出。

倭寇出了昌化县城后,傍晚又出现在了昌化县旁边的於潜县境内,流劫了榔榆镇,於潜县典史率兵、差役、民壮前往剿倭,一行还未到榔榆镇,中途便遭遇了倭寇埋伏,在死伤数人后,於潜县典史率众战略性后退撒丫子跑了,倭寇遂沿途大肆劫掠,沿途百姓死伤惨重

塘报最后记载,杭州府都为此震动

“唉”

看到这一番记载,朱平安禁不住嗟叹不已。

这伙倭寇还是那伙倭寇凶悍,凶残,狡诈,善于战斗善于设伏

这不是普通的倭寇

这伙倭寇简直就像是一支善战的特种军人

交流好书,关注vx公众号书友大本营。现在关注,可领现金红包

不想承认

但确实事实

相比之下,沿途官兵宛若乌合之众一般

叹息许久后,朱平安又展开塘报,仔细的又看了一遍,这次着重细节。

再次看了一遍后,朱平安发现了一个问题,这份塘报记载,昌化知县所面对的倭寇是一百三十多人,不足一百四十人。

一百三十多人

这伙倭寇不是一百五十人吗怎么成了一百三十多人了

这伙倭寇减员了

在哪里减员了在望江村消失,在昌化县出现的这两天时间内,倭寇减员了十人。塘报没有记载这伙倭寇在这两天劫掠了何处,那么要么这两天倭寇在赶路,要么这两天倭寇劫掠了偏远的村子,由于村子偏远,还未被发现。那么倭寇减员的原因,或许是自然原因,比如渡江翻船溺水等等,或者是劫掠偏远村子时,遭遇了激烈反抗,产生了减员。

不管是什么原因,倭寇出现了减员,这是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