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六章 王玄策上架求首定!(2 / 2)

加入书签

那大家来看看他的生平。

王玄策早年事迹不详,初任融州黄水县令。

贞观十七年三月,王玄策奉命作为副使,跟随朝散大夫、卫尉寺丞、上护军李义表护送婆罗门国使节回国。同年十二月,到达摩伽陀国。

贞观十九年正月二十七日,李义表、王玄策到王舍城,登耆署崛山,立碑,同年二月十一日,在摩河菩提寺立碑。

贞观二十一年,王玄策以正使的身份再度前往印度,此时阿罗那顺成为中天竺的新国王,派军队劫掠使团。

但当年大唐正是鼎盛时期,竟然敢劫掠大唐《看到此内容,说明本书不支持电脑观看,你用手机打开继续阅读》,

“这......”姚昶此时感觉侯爷有些莫名其妙,一个少年而已,至于大惊小怪的吗?还确认?确认个鬼啊,都是流民怎么确认?就是跑到洛阳都不一定能够确认啊。

看到姚昶的样子,姬松也察觉到了自己的不妥,挥挥手,让其他人下去。

平复了下心情,这才说道:“你将事情告诉他了?”

“说了,但是这小子就是个茅坑里的臭石头,就是要下官拿出证据,这种事情怎么拿?下官无法只能带他来见侯爷了。”姚昶无奈道。

姬松翻了个白眼,你有那么好心?

估计是被这自称王玄策的小子给惊艳到了,小小年纪就能处变不惊,有理有据地面对一县百里侯,其胆色确实过人。

到现在姬松都不敢相信,眼前这个身穿朴素但毫不掩盖其坚毅的少年,就是后世那个一人灭一国的大唐使节?

但当姬松听姚昶将当日情景说了之后,这才真正确认,眼前之人就是历史上那个王玄策。

第一,都是洛阳人士,年纪上也差不多,同样的幼年丧父。

第二,能在如此年纪就能有此才智,并且还读过书,加上其机敏过人,不是他还是谁?

历史上对他的记载不多,姬松最开始了解时,也是根据后世的一部电影才对他产生了兴趣。

通过了解,他才知道,王玄策在历史上可以说是一个非常有争议的人。就连李世民的去世,都有其参与其间。

不然以他功绩,在李治时代,不可能默默无闻。

“先带他下去洗漱一番,随后带到书房来,本侯有事问他!”

“是,侯爷!”老郑听到后就带着王玄策先下去,走时,还向看了下姚昶,在姚昶点头后,这才随老郑离去。

姬松看到这一幕没好气道:“看来这小子对你挺信任的嘛!”

“嘿嘿!这不是爱才心切嘛,这还是下官除了侯爷第一次见到这么出色的少年,想必侯爷也会喜欢的。”姚昶嘿嘿笑道。

“你啊,算了,你也下去吧,我要想点东西。”

“诺,下官告退!”

待姚昶下去,整个房间就只剩下姬松一人,这才有时间好好考虑这件事。

从目前来看,吴县尉应该是自作主张收留流民的,但这也是姬松感到心寒的,能

你看到的内容中间可能有缺失,请退出阅读模式,或者刷新页面试试。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