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外记第二百六十六章 水灾?(1 / 2)
“侯爷,侯爷,果然不出您所料啊!他们终于坐不住了。”
这日,姬松准备出去转转,就听到顾延之兴高采烈的声音。
顾延之来到姬松跟前,也顾不得行礼,就兴奋道:“他们果然坐不住了,昨日就有人找到下官,想要多获得些货物。”
“由此可见侯爷的猜测是对的,这些人就是想压价。”
不由得他咬牙切齿,他是明州刺史,之前还差点上当了,要是真的将奏疏送上去,《看到此内容,说明本书不支持电脑观看,你用手机打开继续阅读》,。
之后几日,海商来刺史府的次数越来越多,姬松知道,他们着急了。
三日之内两成提价,三日后还要涨价,要是不急就怪了。
大唐可不是那些番邦小国,他们就算再怎么不满,也得遵守大唐的规矩。
原本这件事就是他们自己挑起来的,现在自食其果,也算是报应!
随后,顾延之从中挑选三个比较识时务的海商,用原价出售货物,剩下的人全部提价两成到三成不止。
甚至,为了给某些人一些教训,更是以提价五成的价格卖给他们。
就这他们还不得不接受,不然回到西方,还不知道会怎样呢!
“他们都走了?”
姬松来到刺史府,看到埋头办公的顾延之。
顾延之连忙站起来行礼,却被姬松阻止!
“是的,您是没看着他们当时的样子,为了份额都差点大起来了。”
想到这里,他就心里解气的很。
要不是侯爷阻止,自己非得出大丑不可。
现在,他们不但没有达到压价的目的,还使得今年的价格远高于往年。
看来今年的税收又要涨一大截了,这些可都是政绩啊!
姬松没有搭理幸灾乐祸的顾延之,而是坐上主位,看起了这段时间各地邸报。
他虽然也有自己的来源,来时可是带着鹰大一起来的,来往长安也不过数日时间。
但毕竟没有邸报清楚。
七月,山东、河南、淮、海之间大水。
是日,受灾民众甚多,粮草不济,尸横遍野!
“什么?山东,淮南发大水了?这是什么时候得到的消息?本侯怎么不知道?”
当姬松看到这道消息时彻底坐不住了,他可还是朝廷派遣的处置大使,这都快八月了,自己竟然没有得到消息?
他们想干什么?
这么大的事情,竟然就寥寥几句完了?
顾延之一愣,随即想到什么。
“侯爷,这是今日刚收到的邸报,水灾应该是在七月下旬发生的,现在估计不到十天”
朝廷邸报走的都是朝廷驿站,五百里加急,也是为了快速传达政令。
说着,他拿出一份文书。
姬松一把躲过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