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八章 家乡语(1 / 2)

加入书签

长安古道马迟迟,高柳乱蝉嘶。

夕阳岛外,秋风原上,目断四天垂。

归云一去无踪迹,何处是前期?

狎兴生疏,酒徒萧索,不似少年时。

都说游子归家近乡情却,但姬松却无有此念,有的只是说不完,道不尽的激动!

母亲怎么样了?是不是又苍老了许多?

还有儿子,小小年纪就离开父母,有没有听奶奶话?学业怎么样了?

《看到此内容,说明本书不支持电脑观看,你用手机打开继续阅读》,

店家一听是好?县的,顿时睁大了眼睛,道:“好?县啊,那可是个好地方。我有个亲戚就在好?侯的庄子上,人家那叫一个舒服。那房子,那家当,咱看着当眼红的很。”

“唉,谁让人家生了个好地方啊。人家那地方出了个金凤凰,比不了,比不了啊!”

店家一副可惜自己没生到那地方的样子,让姬松看着好笑不已!

姬家庄子上的庄户过的什么日子,他最清楚不过,说是大唐第一庄也不为过。

一个个现在都富得流油,每年作坊的利润别人看着都眼红。

但没办法啊,现在的姬氏可不是谁都能惹得起的。就算有什么想法,也只能埋在心里,不敢表露分毫。

此时又来了客人,是一家三口,大人看起来也就三十岁左右,带了一孩子,八九岁,看起来虎头虎脑的,一看就是个激灵的。

店家看到有人来了,赶紧上去招呼,但一口的蜀地方言让店家有些抓瞎。

那男人也反应过来了,随后一口地道的关中话随口而出。

“给我们来三碗面饼,一大两小,记得拿点蒜。”

听着话一出口,店家顿时笑了。

“看来您也是从远处回来的,你看那位。”

说着就指着姬松道:“那位和您一样,张口就要蒜。咱关中汉子啊,吃面不吃口蒜,那就是没滋味。”

“您稍等,马上就给您端来。”

男子微微一笑,祖籍太原,但这些年不是在长安就是在蜀中,已经很久没有来长安了,所以才一张口就是蜀地方言。

“爹爹,您看他,就好像好久没吃东西似的,孩儿猜测他肯定是饿了很久才会这样的。”

人小鬼大的小孩严肃说道,好似在确认自己的猜测是对的。

夫妻两无奈地摇摇头,看向对面那人。

但这一看立马就看出了不同,此人那一身独特的衣衫,他可从来没见过。

难道这些年没来长安,连服饰都发生变化了吗?

“爹爹,你看哪几个人怎么一直往这边看啊!难道他们没钱吃饭?”

男子闻言看去,顿时一凛,对儿子道:“吃饭的时候别说话,食不言寝不语,你不知道吗?赶紧吃饭!”

小孩不知道父亲为什么突然发火,但还是不

你看到的内容中间可能有缺失,请退出阅读模式,或者刷新页面试试。

乔木兮有思提醒您:本章未完,点下一页继续阅读。

下来了。

“店家,你是不是把啥给忘了?”

店家一愣,看着面条,心想该放的都放了,么忘啥啊!

姬松黑着脸,一拍桌子道:“蒜呢?蒜呢?吃面不吃蒜,吃的哪门子面?”

店家一拍脑门,怎么把这茬给忘了?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