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三章 什么是民?(2 / 2)
“难道不是吗?”
“是也不是!”
孔颖达,说道:“先秦时期,民指国民,是那些有自己田地和自由身份的自由民。他们的人身权利会得到律法的保护。而那些奴隶,野民,甚至兵败被俘虏的士兵,他们都不算是民。”
“虽然他们人数更多,但并不能代表什么。士大夫,小领主,卿大夫,给诸侯上缴税收的人才是民,其他的都是野民《看到此内容,说明本书不支持电脑观看,你用手机打开继续阅读》,“我算是看透了,陛下不把我压榨干净我是绝没有空闲的。”
孔颖达哈哈大笑道:“你啊,这就是你敢这么编排陛下,要是换个人试试?”
“陛下那是惜才,你以为陛下那些能臣大将是哪来的?那都是抢来的,打一路,收一路,愣是将这些人给凑齐了,也组建了自己的班底。”
“有次陛下和我们开玩笑说,要是当年你再大点,他就是绑也要将你绑在身边。一个能统筹后勤且还能机变百出的人才太难找了。当年很多人都赶鸭子上架,有的大字都不识几个。”
“要是有你在,他肯定能轻松的多。到时候他在前面打仗,你在后面筹集粮草,那该是多么痛快的事情?”
姬松听着也笑了,调皮道:“那可就让陛下失望了,我当年还是穿开裆裤的泥娃子呢,总不能让个还尿床的小屁孩当后军总管吧?”
孔颖达指着姬松摇头苦笑,实在不知道该说啥了。
“唉,当年的事情还在眼前,但老夫却老了,你也从一个英武少年成了咱们大唐的重臣。时间飞逝,树犹如此,情以何堪啊!”
俩人不知不觉中走出了大营,此时外面还有不少百姓。不过并没有过来,只是朝他们躬身行礼随后就又开始纠缠守门的将士。
姬松哑然失笑,指着这些百姓对孔颖达道:“谁要是再说百姓是愚昧的,本侯大嘴巴子扇死他。”
孔老头看到这一幕也感慨道:“自古得民心者得天下,古人诚不欺我!”
“百姓虽然没有什么见识,也没读过什么书,更不识字。但他们自有自己的生存智慧,更是心里有杆秤。大是大非面前却从来比某些读书人强多。”
“他们看似很弱小,但不管是东汉末年的黄巾起义,还是五胡乱华时期的乞活军,或者是前朝的起义军,这些都是活生生的例子。”
“翻天覆地,龙蛇起陆,一朝变换王朝颜色,可敬可畏,更可怜!”
姬松没想到孔老头会说出这样一番话,但为什么...........
好似看出了姬松眼中的疑惑,他笑道:“是不是想问既然大家都明白的道理,为什么还要施行愚民之策?”
“是啊,这是什么道理?一变依靠这他们,一边又严防死守,这岂不是自相矛盾?”
想想自先秦时期的列国,到后来的
你看到的内容中间可能有缺失,请退出阅读模式,或者刷新页面试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