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九章 不,臣赞成!(2 / 2)
李世民听完之后不置可否,略过长孙无忌看向沉思的杜如晦。
“克明,你以为如何?”
杜如晦上前道:“回禀陛下,左仆射说的不错,姬松此举确实太过大胆,要是稍有不慎,就是损兵折将的下场。”
“所以你也认为姬《看到此内容,说明本书不支持电脑观看,你用手机打开继续阅读》,墙一样,长五十丈。
上有一楼名卢龙。
两边以石墙与主城墙相连。两侧是两列士兵营房。再往后,相距一百步,就是面对官道的新月楼。
这道城墙高四丈,宽两丈,长八十步,上有一楼叫新月楼。这里两侧都是堆积粮草的库房,马棚和治疗伤兵的木屋。
它还有一个大家熟悉的名字?喜峰口。
没错,就是后世清军入关劫掠的城墙关口。
自从四月中旬大唐对高句丽发起攻势之后,李世民也随之移驾北上,在路过这座关口时却停了下来。
倒不是他准备在此长留,而是接到了大唐水师舰队,好?侯,姬松的奏疏。
“大家都看看吧!”
李世民将奏疏传给长孙无忌等人,让他们也看看。
这次御驾亲征,他可算是孤注一掷,信心十足,誓要彻底打服高句丽,收回故汉国土,甚至要将其灭国。
这也注定了此次征伐不会在短时间内结束,所以,在来之前,就已安排妥当。
太子李承乾监国,房玄龄从旁协助,后宫又有长孙皇后总揽全局。武将方面更是绝不逊色,李靖,程咬金,长孙顺德,段志玄等人掌管兵权。
如此之下可谓是固若金汤,就算有所反复,也能迅速平定。
此时,卢龙塞城楼之上,这次参战的主要将领都基本上在此。
文有长孙无忌,杜如晦等人,武有李绩,牛进达,张亮,契必,阿史那思摩,执失思力等人,可谓是将星云集。
从此就可以看出李世民的天可汗之名名不虚传,多名突厥贵族将领从其麾下,这些年也算是战功卓着,忠心耿耿。
“陛下,好?侯此法甚是大胆,要知道大行城可不是小城,乃是高句丽顾地连接辽东之地的重要节点,想要快速出兵辽东,就必须从大行城北上西进,可见这里对于高句丽的重要性。”
“由此可知,此处必定重兵集结,想要短时间拿下基本上是不可能的。”
“姬松身为一军主帅,竟然将自己深陷危险之地,此举尤为不智,甚至还可能对我军攻伐辽东产生不可估量的影响。”
长孙无忌出言道。
他对姬松此举很是不解,明明可以稳扎稳打,为什么要去那里冒险?这根本就解释不通啊!
?club
你看到的内容中间可能有缺失,请退出阅读模式,或者刷新页面试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