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章 善良的城里人(2 / 2)
任楚韵身如健牛,一下午也跪得奄奄一息。
她不信神佛,却真盼着傅家这些发人命财的人都化作尘埃,所以生平第一次。念得格外虔诚。
何妈当然是不肯念经的,把人带过去她就找左邻右舍的婆子打牌去了。
楚韵念了一下午,出来时腰酸背痛,嘴里还哼着通天大道。
正哼得起劲,一个穿素比甲的老妈子溜到她跟前叫了声:“三奶奶。”
楚韵被唬得一跳,捂着胸口问:“巧妈妈,怎么是你?”
巧妈妈叫巧红,是之前山东的事刚传出来,人价贱了,闵氏买回来的。
杜太太骨嘟着嘴说大儿媳不孝顺云云,巧红就叫闵氏叉给她了。
巧红刚满四十岁,手巧会梳头,常给杜太太母女盘头。
清初旗女的盘头很别致,有点明女遗风,衬得人十分精致,为此巧红很得杜太太喜爱。
喜鹊为这个不高兴好几次,来找何妈说了几回,楚韵也知道这事了。
巧红时常去三房给杜容和梳头,对楚韵也是熟的,她提一个梅花食盒儿,里头捡了几样亲自做的小菜,笑:“不知道奶奶有没有事让我跑跑腿。”
楚韵以为这妈妈儿是个爱说闲话的,立马就同意了。
杜家院子就这么大,把这些老妈子关在里头,一天不知道要出多少事。
前阵子杜太太说杜大爷失心疯,找了萨满进来跳灾,杜太太把全家都关了几天,说是萨满说人老往外走要把福跑掉。
杜家又不是那等深宅大院,重重院门重重景,人一辈子不出去都能过得有滋有
味的。
好多人险些被关疯,连根鸡毛都能打起来。
楚韵亲眼看着何妈路过正院时,张妈妈和刘妈妈玉体横陈地躺在葡萄架下,手挽手睡得鼾声如雷。
何妈没热闹就想折腾出热闹凑,路过把人张妈妈的小被子全盖到刘妈妈身上去了。
下午两个妈妈儿在葡萄架子下打得你死我活,她在那里当理中客叉着腰劝架,活生生哄得两个婆子一人饶了她一个大肉烧饼,说谢谢何妈主持公道。
简直没天理了!
楚韵从那天起就知道,人不能在家里待太久,所以,有人求到她这里想偷懒,能放的她都会放出去。
魏佳氏和闵氏都差不多,几乎每天都会让这些人轮流出去放会儿风。
这么下来杜家清静不少,杜太太也没反对。
楚韵吩咐:“那你替我捡两个蔡妈妈蒸烧卖,她要是说收你六文钱,你不要信,迈腿儿说不要了,她能五文两个买给你。
巧红听得怔怔的,觉得这个三奶奶不像个奶奶,一文钱的事都要计较,她以前的主家,打赏人都是挑小银豆子。
不过银豆子金豆子不如自己一家子,巧红叹一回,仍千恩万谢地走了。
何妈不知从哪里跳尸一样出来,瞅着巧红的背影说:“她也可怜呢。山东遭灾后一家子被分开卖了,她有个女儿叫素银,有个儿子叫金匠,都不知道流落到哪里去了。
为啥说巧红可怜,主要就是因为就算是奴隶制(楚韵心里)的清朝,人家也不许把一家子分开卖。
但主家真做了这事,做奴婢的也就只有像何妈这样骂一句丧尽天良罢了。
楚韵瞪着眼看着何妈,表情佩服极了,丫头婆子对家里有什么人,住在哪里都讳莫如深。
万一家里人被坏人抓住威胁她们怎么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