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61章 嫁妆(1 / 2)

加入书签

楚韵没有再捡漏捡到兔子肥鸡,不过找到了一些香茅和紫苏叶,大王庄的妇女吃着都很高兴。

吃完了她们就跑去找桔梗,楚奶奶说这个最贵。

楚韵就拉着何妈柯老丫坐在河边说话。

楚韵问何妈想在外边还是想回黄米胡同,胡同四季长春,似乎没有什么事能够影响到里边。

外边就不同了,楚韵:“我和小荷都要忙,你也忙,会不会没有你在胡同里开心啊?”

在杜家还有婆子小丫头可以使唤,何妈想偷懒时,不得不亲自做的事只有吃饭睡觉上厕所。

过来这边每天的饭都是她亲自做的。

何妈想了下说:“还是在外边好,回家做奴才有什么好开心的。”偷个懒还提心吊胆的,在外边虽然有活做,但不怕了啊。

楚韵惊了:“杜家还有你怕的人?”

何妈:“老爷太太哪个不吓人?”

说到这里这话唠就刹不住车,说这回她出门搂了很多东西走,杜老爷笑眯眯地看着他们两口子,那眼神简直恨不得把他们生吞活剥。

要不是自己的卖身契不在他手里,何妈说:“搞不好我和你李叔都被买到山沟做苦力了。”

楚韵很久都没有再想起杜老爷杜太太的事,虽然出来不到半个月,但她已经觉得在杜家的生活是上辈子的事了。

她悄悄问:“他在家发疯了?”

写过来的家书可不是这么说的,上边只交代他们好好住着,别打扰别人,还问了两句什么时候他们能过来亲自道谢什么的。

这算盘打得人尽皆知。

可李佑纯对他们都谈不上十分亲热,人家在外的交际从来没有邀请过他们过去,这可能并不是李佑纯的错,毕竟他是去干活,大部分时间要考虑其他人的想法,他的想法排在很后边,几乎做不得主。

要是他们把杜家人叫过来,就太不知好歹了。

何妈摇头:“他对家里几个孙子很厉害,找了几个先生回来,每天还要亲自检查他们的课业。”

说到这个她就有点慎得慌。

楚韵想起小荷的遭遇也心头一紧,杜大爷杜二爷跟小荷学的不一样,这两人多半不知道自己儿子学的是什么。

教育这种事不需要做得大张旗鼓,只需要在细微处不停给人下暗示,十年二十年下来,人就废了。

楚韵在新闻里看过一桩事,说一家封闭式儒学校觉得孩子在现代学四书五经伦理纲常日子太苦,经常给他们在课间放一首流行歌。

这就是

小孩儿唯一能接触到的外界潮流,小孩儿听得格外认真。

这所学校很快出了名,家长们纷纷在各种社交媒体上说孩子进来待几个月,出去后都十分听话。

后来官方过去调查,查到这个音乐上有猫腻,他们慢放了很多倍后用特殊的机器辨识出藏在歌里的一句话??要听老师的话,不听话的人会被抹杀。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