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4章 姜茶和火锅(2 / 2)
那些书老太太和楚爹都说是“淫|书”,可现在一想,恐怕说的就是理学类的书了,这会儿除了黄|书,还有这个类别也叫淫|书啊。
学得多,又身体力行,慢慢的就能判断天气有什么好奇怪的呢?种地的庄稼人靠着经验也能大概判断一下啊。
只是陆沉川书念得多又懂地势走向,判断得精确了一些而已,结果就被人误认为是妖怪沉塘了。
说到底,人家也不过是个埋头学习的书呆,恰好所学能以庙祝的身份展露出来。
楚韵叹气,给陆庙祝上了一炷香,在心里道:陆庙祝,我不认识你,也没见过你,但我觉得你是个聪明人,不然当时被装在笼子里,也不能一声不吭。你是不是早就知道有这么一天了?那你还把真话说出来让大家跑,你可真呆,你瞧瞧,有人记得你的好吗?
坟包不会回她,楚韵看了好一会儿新添的无字碑才往回走。
杜容和来之前已经把陆沉川的事儿问得差不多了,他也叹气,道:“要是他生在京里,下场或许不至于此。”
小荷老师这人哪里都好,就是老觉得京城子弟天下第一,虽然他本人尽力克制,可不经意间老透出这个意思。
楚
韵一哼,想,带清不就是丰年乡巨无霸版吗?只要陆沉川看的人淫|书,生在京里和生在乡下也没什么区别,谁还差学那一口京儿片儿子儿呀儿!
好事儿不能都赶在一天做,修完坟,楚韵心里的两个大石头就彻底落下来了。她在古代这么久,除了自己的温饱之外最放不下两件事,一是给老太太和楚芸立牌位,二是回想给陆沉川修一修坟。
两件事都做完了,以后也就没什么必须要回丰年乡的事了,楚韵浑身舒坦,整个人都喜气洋洋的。
大姑娘小媳妇看了都说,韵姐儿!你是不是要摆喜酒太高兴了,也不藏着点儿!
楚韵算了算日子,决定先跑去胡家看姜,做百病汤这个才是好东西。
进门后,她就看见步大娘和儿媳妇从屋子里端了一大盆黑乎乎的土块儿在洗,旁边还摆了一盆黄色的东西,楚韵溜过去看了会儿,道:“都熟了呀?”
步大娘笑:“都熟了,姜跟地瓜似的,一块儿能生老长一串,两斤姜出了这么些,我估摸着屋子里还有一盆,你老爹说那两盆不动,要接着在屋里一茬一茬种,一直种到乡里都能种姜为止,诺,你看看,这么些够不够明儿做菜?”
楚韵道:“怎么不够,姜味儿重,明儿切一些放在百病粥里,再切一些煮红枣姜茶,我那儿还有一斤红枣,去了核放进来一起煮,先分给小孩儿老人妇人喝,有剩的再给男人喝。”
步大娘一听红枣,就惊呼一声,这东西也要二十多文一斤,她也就做月子那会儿,老娘跑了三个村藏着掖着给了她一颗压在舌头底下,说是补血。
楚韵要拿一斤出来,步大娘就心疼了,张口就要拒绝,道:“发财了也不能这么花!留着自己生孩子吃多好!一斤红枣,够你生七八个了!”
“七八个?有些猪都生不了这么多!”楚韵不答应,道:“李二可有钱了,这斤红枣放久了,他看着就皱眉,昨儿家里给他端被蜜枣茶,他略闻一闻就不要了,我们小荷嘴上不说心里也挑,吃这枣子对他真是吃苦了,李家又带了这么老些,这几日狗都吃吐了,拿出来分了也是给他俩积德。”
有钱人可真够造孽的,步大娘嘀咕一声,看人家都吃得不想吃,也不再拒绝,反而八卦起李二,道:“那么大个小伙子,在家竟然这么娇?”
楚韵说是这个简直有吐不完的槽,干脆坐下来边洗姜边说:“我要是道雷路上我就劈了他!吃饭要吃锅心的,喝茶也要用湖心的,人家一出京,就不吃茶了!”
李二最近在家只吃点儿果饮花露,还说除了湖心水,哪里的水都一股味儿。这大公子不如小荷有觉悟,看见老百姓吃糠咽菜就反思自己
骄奢淫逸。
人家满脸写着一句话??与我何干!又不是我让他们饿成这样儿的!
于是一路上排场极大,吃水果都要人剥开皮儿,不想要的东西也多,??都让楚韵欢天喜地抱走了。但东西那么多,用的还好,能放,吃的她和何妈生八张嘴也吃不完。
步大娘早听闺女说二大爷没媳妇儿的事
↑返回顶部↑